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有人占便宜,有人断舍离

 

三舅李礼温成亲后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又去县城坐堂了。

赵盼本来也要去。

可李吴氏以要交纳秋税,而自已家的人都是算不明白账的睁眼瞎为由,劝她在老家多住些日子,交完税再走。

赵盼同意了。

然后……。

“淑芬,我们想分家。”这天上午,回村儿的李礼温和赵盼一起来到陈家,刚坐下寒暄没两句,李礼温便说出了目的。

李淑芬惊了一下。

爹娘活的好好的,怎么就要分家了?

赵盼苦笑道:“大嫂这人挺好的,什么都往家里划拉,老李家有她当家,绝对不会墙倒屋塌。

只是我的嫁妆是我爹娘给我的,莫说用在大嫂的孩子身上,就是用在我自已孩子身上,说出去温哥的脸面也不好看。”

李淑芬听弦听音,暗道:“大嫂居然打起了三嫂嫁妆的主意?莫说是新媳妇儿,就是多年的妯娌,也没有这个道理。”

“大嫂她……?”

“大嫂想家里多出些钱,给她的二儿子说个好媳妇儿,又想给她待嫁的大女儿多添些嫁妆,真是良苦用心。

我对她是颇为敬佩的,并不想反对,只是她随后又说公中没有钱……。”

李淑芬:……

我还以为大嫂要送几个小的去读书呢。

果然大嫂就是大嫂,对她不能抱期望。

公中没有钱?

八月十五那天收了那么多礼钱,哪里就没有钱了?

李礼温不想让媳妇儿做这个恶人:“小妹,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老大家五个孩子,老二家四个孩子,而我呢,今年才成亲。

在今年之前,我挣的钱基本都给家里了,老二家最小的孩子也十一岁了,要不了两年就得说媳妇儿,我实在是供不起了。”

李淑芬点头:“三哥你每个月都会给爹娘二百文钱,这我是知道的,这十几年你在家里吃得少住得少,你的那份田地和粮食也都便宜了大哥二哥。

若非如此,说句不好听的,那九个孩子少说也要饿死一半。既然你想分家,那就分吧,我支持你。

爹娘都是没主意的,大嫂在这种事上又没有反对的道理,你们一定能心想事成。”

赵盼道:“爹娘这些年省吃俭用,上山打猎,下水摸鱼,攒的钱都买地了。

如今咱们家共有山地十亩,水田二十五亩,钱的话,估计也就是这次办婚礼剩下的礼钱。

我跟你三哥都不会种田,也不想种田,我们想着田地就不要了,换成银子,我们再攒几年,兴许能在县城买套小房子。”

李淑芬有些惊讶:“三十五亩田地?比我刚出嫁那年多了三亩四分,爹娘他们厉害呀。”

李礼温叹了口气:“我倒情愿爹娘想开些,不要这么劳累,你看那些孩子,尤其大嫂家的那几个,一点孝顺样子都没有,怕是以后连纸钱都舍不得给爹娘烧。”

李礼温最近才跟家里人相处的多些。

他都发现问题了,李淑芬这个嫁在本村的人又岂能不知道问题?

李仁温家的那几个孩子除了一个老幺,其他的无论男女都随了他们娘,出门不捡钱就算亏,见便宜就上,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好教养。

倒是老幺像极了大哥,又老实又能干,所以总是被哥哥姐姐欺负。

李淑芬倒是有心说一说、管一管。

可她是出嫁的姑娘,人家爹娘都活得好好的,轮不到她来管。

“好在仨儿姐不愧是陈家姑娘,有几分深沉,她家几个孩子倒是看着还行。

三哥三嫂,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跟爹娘提这事儿?”李淑芬问道。

李礼温道:“小妹你觉得可行,三哥我就放心了,回去就跟爹娘提,明天我就去喊舅舅他们过来。”

“行啊,明天我也去看看,大嫂要是想占你们便宜,我一定帮你们跟她吵。”李淑芬快人快语,大着嗓子保证。

赵盼连忙道:“不用了,我跟你三哥之所以特意来跟你说一声,主要是怕你伤心。

你是嫁出门的姑娘,娘家的事儿最好别掺和,容易得罪人,你以后还得在陈家村生活呢。”

李淑芬点点头:“行,那我明天只看不说,除非大嫂特别过分。”

“嗯。”

又说了些别的,李礼温和赵盼就回去了。

时间一晃而过,该吃晚饭了。

今天陈节带回来的菜是绿豆芽、红辣椒、海带。

方大花把绿豆芽清炒了。

红辣椒则和蒜头一起剁成沫,和在鸡蛋里煎成了鸡蛋泡。

至于海带,和前两天陈升赶集买回来的猪脚一起炖了,里头还加了黄豆。

这一顿饭,陈家人又吃美了。

放下碗筷,陈礼忽然问道:“淑芬,你三哥要分家?”

“嗯,爹你都听到了?”李淑芬有些不好意思。

“听到了一些……。”

“怎么了爹?”

“听你三嫂的吧,明天只看别说。”

李淑芬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爹。”

抱着一个猪脚啃得满嘴都是油的陈节抬头看了看大人们。

又在说我们小孩儿听不懂的话了。

转天下午,李淑芬气呼呼的回来了。

刚喂完鸡的方大花见她这样,问道:“怎么气成这样?你三个哥哥打起来了?”

李淑芬摇头:“那倒不至于,李家那么多长辈和我舅舅都在呢。”

“那是怎么了?”

李淑芬红着眼眶说道:“娘,我大嫂太欺负人了,按理说兄弟分家,老大家因为要赡养父母,得一半房产和田地、铜钱,其余兄弟再平分。

可她倒好,她死活不同意按照三份来分,非要按照男丁数量来分,我三嫂都被气哭了。”

“按男丁数量来分?哪有这样分的。”

“她的理由是只有男丁才能传宗接代,如果将来我三嫂生不出男丁,老了还得侄子养。

她还说我三哥三嫂要是不服,那就先不分家,等他们也生出儿子再说。”

“我看她是故意拖延,实际上还是不想分家。”

“可不是吗?她就差把想图我三嫂嫁妆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我看看哈,你大哥加上你大哥家三个儿子,这就是四个男丁。

你二哥虽然有四个孩子,可只有一个儿子。

你三哥家就他一个男丁……额,我有点算不过来了。”

陈礼走了出来:“若是按照她的想法分,她确实占了一些便宜,那你二哥仨儿姐呢?他们要是也同意,同样能占便宜。”

李淑芬道:“我二哥仨儿姐当然不会同意,我三嫂被他们吵的头疼,干脆说他们啥也不要了,他们那份都给二哥家,然后她就拉着我三哥带着嫁妆回县城了。”

方大花一阵心疼:“田地、房子、钱都不要了?听的我都心疼了。”

陈礼却并未觉得惊讶:“你三嫂是个有成算的。”

李淑芬不解:“爹,你的意思是?”

“你大嫂找理由让她留在老家,她也就顺势留了下来,之后提出分家。

我估计她早就想分家,也早就看透你大嫂那个人,如今他们俩灰溜溜离开,跟你大哥大嫂相当于断了亲。

而你二哥仨儿姐因为帮着他们说话,得了他们的赠予,外人知道后不会说他们不顾念亲情,只会说你大嫂跋扈无情。”

李淑芬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原来是这样啊,也好,我三哥那个人虽然聪明,但比较重情。

有我三嫂推他这一把,以后他可轻松多了。可是他们终究是什么也没得到,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陈礼笑了笑:“且不说你三嫂的嫁妆有多少,单是你三哥在县城十多年,按理说也该存下不少钱。

连我这个足不出户的人,都通过县城同年的书信知道县城有他这么一个医术精妙的大夫,可想而知他一个月不至于才挣两百文。”

李淑芬一下子就开心了:“看起来占便宜的是大嫂,实际上是仨儿姐,而三嫂三哥相当于花钱摆脱了一个大累赘,我看这个家分的很好。”

方大花也听明白了,更看出老头子之所以说这么多,是为了安慰儿媳妇儿。

她当即也顺着儿媳妇儿的话安慰道:“既然觉得好,淑芬你就别难过了。

就连你大嫂,实际上也还是占到了便宜,她家分了二十亩地和那么多房跟钱呢。

你大哥家那三个侄儿将来就算也要分家,最少都能分到好几亩地,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李淑芬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越发开心起来。

再想到二哥一家分了十五亩地,她简直开心到极点。

在我死之前,应该是看不到老李家破败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3TO1-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