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生幻想 > 日在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二章 长安大学的设立

 

既然要大力培养工业人才,那就必然离不开相应学校的成立。

而考虑到这年头的东汉【颍川书院(实际上谈不上书院,并且书院这种东西的正式出现时间是唐朝,这年头的所谓‘书院’,本质上其实只是众多世家大族或名士开设的一种私学而已)】这类私立名校,往往存在着不少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

并且在这种学校里面教出来的学生,在立场方面上的屁股问题也很是可疑。

百分百会是如同这会儿还在刘皇帝帐下作为主力谋士的荀攸那般,对刘皇帝抱持着【仅限于不妨碍自身世家立场支持者的忠诚心】。

这也正是刘皇帝当下为啥会更加信赖寒门出身的贾诩,而非荀攸以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荀彧这对叔侄俩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再加上这些地方私学,与没有地方主义思想的官办【太学】教授学生的东西,也往往都是孔老二那一套对工业化没啥帮助,甚至根据学派不同,将会存在妨害工业化进度这类负面因素的儒学之故……因此想要搞出正儿八经的工业专科学校,刘协这位大汉皇帝,就还是只能从零开始新建一所学校,而不是原有的对太学进行整改。

最好多教一些打着诸子百家旗号的现代理科课程。

只是想虽这么想,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了【稷下学宫】这座战国先秦时期著名大学的刘皇帝,还是很快就将脑子里的这个念头给立即掐灭了。

那个大学的名号固然听起来有够知名,但却过于吸引全天下的儒生仇恨度。

傻子都看得出来刘皇帝重建这所学校,还设立百家科目作为教授学科,不再重用儒家是想干什么事情。

这会儿的刘皇帝可还没完成平定地方诸侯的大一统呢,尚且还不能任性,只能继续在表面维持住重用儒生的画皮。

于是在刘皇帝于脑内联网翻了翻东汉时期的学校资料后……由汉灵帝刘宏这个摆烂皇帝,在史实上的光和元年(178)二月,所创立的某座学校名称,无疑是一下子就吸引到了这个家伙的注意力!

真要说起来的话,汉灵帝刘宏这个摆烂皇帝不干人事归不干人事,可至少脑子还是谈不上蠢。

最起码,在他明知道士大夫阶层在东汉末年的势力扩张规模已经尾大不掉,世家豪强的威慑早已数次直逼皇权的当下,他也不是没有做过限制士大夫势力的尝试。

像是【鸿都门学】这座专门研究文学艺术,而并非儒学的高等专科学校,就姑且算是对方与宦官集团尝试过努力的一个成果吧。

作为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因校址‘设立在雒阳鸿都门(起名缘由就跟战国时期的著名大学【稷下学宫】,设立在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原理相同)’附近而得名的这座学校,主要是以【尺牍(古代书信的名称,由于当时的书信都刻之简牍,规格为以尺一寸,所以才这么称呼)】,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

简直就是标准的现代艺术大学前身。

不同于以儒学力主,并且招收学生也是世家子弟居多的其他官学……鸿都门学的学生,大多是寒门子弟。

也就是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才识短浅的人)’。

他们以文艺见长而颇受史实上的灵帝宠信,出路十分优厚。

至于擅长文辞而被朝廷委以重任之事的缘由,倒也不是自此开始。

早在汉武帝刘小猪时期,就有一批文学艺术家在朝廷供事。

其中司马相如以《子虚赋》,《上林赋》闻名于世,曾为进攻西南夷出了很多力。

除此之外,严助,朱买臣等辞赋,散文家,也都受到了武帝重用。

这些文人学士在政治上积极支持汉武帝的政策,在文学上又表现出非凡的学识与才能,因而受到重用和赏识。

但是灵帝宠信的这些文学之士,却由于鸿都门学招收的这些学生,不属于士大夫阶层那人脉关系网的一部分。

开这种学校并且重用寒门平民子弟人才的行为,无异于在挖断士族根基的缘故……因此受到了士族集团的猛烈攻击。

在当时处于党锢之祸的大环境下,士族集团虽然受到很大挫折,但在舆论上却始终是得势的。

宦官集团却相反,政治上虽然得手,但由于社会地位低,又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在舆论上一直不占优势。

这使他们深深感到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才特地资瓷汉灵帝培养这些绕过士族文官集团的知识分子,以此来为自己摇旗呐喊。

既然这座学校在草创时期,就引入了朝廷上的士族与宦官两大集团的政治纷争,那下场也就是可以预料的了。

在汉灵帝才狗带了四个月时间不到。

伴随着最后一个支持这座学校创立的宦官集团头子张让,在文官集团首脑袁隗及其侄子袁绍的连环计布置之下,给坑的在汉少帝与汉献帝面前,哭喊出了那句【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的名台词,便投水而亡后……失去了一切后台庇护的鸿都门学,便是就此彻底宣告灭亡。

于是在了解到了这座教授了非儒家知识的专科学校,到底是怎么灭亡的教训之际。

仔细思量再三的刘皇帝,最终并未直白的在长安城内创建出一座理科专业大学。

而是在这座独立于官方太学的【长安大学】内部,采取了后世现代大学双重学科制度,来作为自己的掩人耳目手段。

具体一点说明的话,就是将这座学校的招生方式直接分成了【文科生】与【理科生】这两批人。

其中的文科生自是无需多提————不但刘皇帝特意把赵岐,郑玄,蔡邕这种东汉时代的顶级大儒,给请到了新开设的长安大学之中教授儒学,甚至连招收学生的标准,也都是世家子弟起步。

简直是正统的不能再正统的一座‘贵族学校’基准。

而理科生的招生标准则是完全相反。

世家子弟一个不要,上限最多只招寒门士子,主要招收平民百姓甚至是黔首。

不过学习的内容就没有儒家那些东西,而是专门教授打着百家学派幌子的近代专业知识。

这也算是当下靠着卖奢侈品赚了不少钱的刘皇帝,开始不满足于先前偷偷摸摸的在皇庄里面开私塾的教学效率,而是打算加大力度尽快在这大汉王朝,培育出理工科专业的高端人才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588S-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