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制度方面的创新改革后,如今正在手底下大把工具人的活动下,尚处于全年无休忙碌状态中的刘皇帝,自然又开始将个人视线,迅速转移到了上林苑那边的‘原始工业化’项目进展之上……
作为近代工业化基础中的基础要素,【炼铁】这仅此一门工业项目的年产量进度,无疑正是衡量一个国家不论是进入工业化前,还是工业化后是否国力富强的重要因素。
或许出于当前时代的地理条件和交通因素受限,出海前往澳洲这块天选矿石大陆,采集那些含铁量高达60%富矿的沿途花费,如今的汉室将难以维持之故,无法作为快速提高国内钢铁产量的办法。
但仅仅只是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钢铁产量的话,那这会儿已经在上林苑工坊内,琢磨了许久时间的那些伪穿越者工匠们,在照着脑内网上资料视频的照猫画虎之下,也总算是在这距离他们进行工业实验的足足半年时间过去后,从手里拿出了不少可堪一用的成功果实!
既然想搞蒸汽机,带领大汉人民跑步进入蒸汽时代,那炼铁技术就是不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关。
虽说中国古代很早就将焦炭用于炼铁。
但距离近代那种高炉炼铁技术,在当下尚且差的够远。
毕竟这年头的炼铁技术主流,还是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老祖宗————也就是光武帝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法】。
虽已相比欧洲那边,要在炼铁技术的层面上早出一千年,但距离工业革命那种水准还早得很。
主要原因无非还是在于高炉的设计,以及燃料来源这两大问题。
早在西汉年间就摸索出了高炉炼铁技术的大汉工匠,碍于当年炼铁的炉子过于高大,与当时的鼓风设备不相适应,无法使高大的高炉得到充分风量,进而导致温度不够,容易出现冻结甚至是爆炸等重大问题的缘故……这才没有整出像后世近代那样的炼钢高炉。
除此之外,燃料也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用焦炭炼铁的方法虽已出现,但那更多的都是用在坩埚炼铁,而不是这种高炉炼铁之上。
这年头的焦炭多是作为燃料,而不是还原剂。
因此在冶炼温度不够的环境下,杂质众多的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
强行冶炼出来的成品水准,也都参差不齐。
至于在蒸汽机诞生之前,英国人就能用焦炭炼铁的主要因素,则无非是他们本土就有适合炼焦的低硫煤炭之故,因此光是使用水力鼓风就能冶炼出相当不错的铁器。
而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多少低硫烟煤的。
也正是因为不列颠岛这别的资源不多,就是优质浅层煤炭多的地利幸运因素,才为对方日后变类史上的工业革命起源地一事,打下了一环重要的基础……
不过这些遥远的事情暂且不提。
作为一名喜欢种田流历史网文,还经常因此阅读那些古代历史文献的文科生穿越者————在脑内用意念翻阅了足够数量相关资料的刘皇帝,这会儿倒是相当清楚当下的水力鼓风炼铁技术,还无法大量冶炼出铁水的原因,无非在于预热鼓风的技术不足。
因此在他早于自己刚刚获得了系统过后的第一时间,就有派遣一批傀儡墨家工匠与本土铁匠,前往上林苑紧急新建的小作坊工棚里面,开始专心钻研【水力热风炉】的相关技术后……那些墨家工匠倒也成功不负众望的,在两个月后折腾出了第一座带有【水力热风炉】的炼铁高炉出来。
在燃料问题的改进上,则是完全参考了近代那种【蜂窝式炼焦窑】的方式,取代了东汉时期的老旧土法。
至于更进一步的煤焦油那种东西,当前的刘皇帝就还是敬谢不敏了。
等到这大汉帝国的实用蒸汽机与识字率普及正式开始之后,再碰那些危险的化学研究也不迟。
相比起在大肆招揽工匠参与研发炼铁高炉的所需费用。
这年头的刘皇帝在派人大规模的开发当地煤炭资源,以及运输煤炭所需的费用,反而还更多一些。
哪怕这东汉王朝首都所在的司隶州位置,恰好也算是后世河南这处产煤省份。
可却无奈于这年头的煤炭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煤炭这一资源的大规模普及利用,是要到唐宋时代才会出现的缘故……因此刘皇帝又不得不额外让朝廷掏出为数不多的一笔资源,去教会那些当地工匠们如何更有效率的开采运输煤矿。
不过大众对煤炭利用的认知落后这点,也不是没有好处。
比如对于当前想要重新让大汉皇室,在【盐铁官营】这一传统主旨上,额外再搞一个【煤铁复合体】这种产业布局的刘皇帝来说,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而在当下经过了那些傀儡墨家工匠,与本土工匠接着【水力热风炉】的实验成功,与大批煤炭资源被源源不断的运入工坊之中,以供他们反复试错的足足四个月后……这正式的高炉炼铁,也就终于可以在今日开工了!
“这就是你们四个月时间的开发成果?看上去倒是还不错嘛……”
在实际参观工坊之中,被四座大水车的带动之下,开始不断通过特制管道往热风炉和高炉送风点火的状态之时————被刘皇帝亲口吩咐前来这处工坊内部,查看炼铁进度的魏忠贤这位傀儡工具人公公,如今却是面色微妙的望着这处景象目光微动……
作为傀儡工具人,此刻正借着他的视角同时注视到了这幕景象的刘皇帝本尊,当然是与感同身受的魏公公一起,都为这幕大汉工业的进一步提高,而感到高兴的!
不仅刘皇帝自己正为这标准了本国工业化打下了基础第一步的事件,因此变得神情振奋不已。
就连周边与这位公公一起参观这尊高炉正式炼铁的一众工匠们,这会儿都在为这几个大水车的效率啧啧称奇:
“这国家下令建造的水车效果,真是不可思议啊……”
“是啊,这墨家派来的机关师傅,说了只要在炉子里面送进热风,这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就会更好,我原先还不咋相信……现在可算是明白了!”
“也不知道这心灵手巧,点子也是层出不穷的墨家师傅们,怎么之前的世道从来没听说过……”
“据说他们好像是在孝武皇帝宣布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便躲入了深山之中,与那些同样不受到朝廷欢迎的百家学派后人,一起自此隐居进了上林苑疆界的深山老林之中不问世事……直到当今的国家在登基之前,曾经偶然与他们接触过后,向他们承诺了【今后将会重新重视百家学说】,才把他们从深山之中请出来的?”
“这听起来还真是神奇啊……”
………………
当守在炼铁厂里的魏忠贤这位钦差,在过了几天时间总算等到了这尊不停冒着黑烟的炼铁高炉,涌出了一股质量上乘的铁水过后……对于这种新式炼铁法的成功相当满意的刘皇帝,自然是很快就隔空发布了对那些工匠们的大肆封赏。
不论是小到赏赐铜钱金饼,还是加封官位,都应有尽有。
虽然在此期间,也不是没有一些好事的文官士大夫,认为刘皇帝给这些匠人封官的厚待未免过于优越。
但这种流言蜚语,自然是从来就不被一心只想让大汉帝国,早日跑步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刘皇帝放在心上。
为了让这些傀儡墨家工匠得到更好的发挥,刘皇帝还特地加设了一个独立于【少府】管辖范围,并且直属于他这个皇帝本人的【机关部】这一行政机构。
为的就是让这群傀儡墨家工匠,可以放开手脚的在上林苑这片东汉皇室自留地上,充分发挥他们文抄公……咳!是发明创新的能力。
拜这群工具人们在半年时光整天996的反复辛勤工作所赐————当前的东汉炼铁技术不但已经突飞猛进,甚至在蒸汽机的复刻研究方面上,也获得了不小的进展。
与大多数人刻板印象中的蒸汽机必需材料不同,瓦特版本的老式蒸汽机,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橡胶甚至钢材这些东西。
主要材料无非也就是生熟铁铜这几种。
哪怕是以东汉时期的当下条件,只要舍得砸钱砸人力砸资源,也不是弄不出来。
那种老式蒸汽机的零件加工精度并不高。
除开气缸之外的部件,其实大部分都可以用简单的原始机床进行粗加工,再以手工加工的方式制造出来。
要知道除开精密镗床之外,真正的近现代机床都是19世纪后才诞生的。
在设计图纸甚至是手工制造视频,刘皇帝手底下的一群傀儡工具人们,都能随时通过脑内上网远程观看的方式熟记于心,甚至依葫芦画瓢的当场对照之下……这制造方法根本就不是问题。
现在就等精密镗床这一科技树被点亮之后,就可以马上上手制造蒸汽机。
不过在精密镗床的科技树被正式点亮之前,这些工匠们倒也谈不上完全无事可做。
毕竟工艺和加工精度这种东西,也是没法光靠让他们上网查资料就能补全的。
为了能在精密镗床的科技树被刚一点亮之后,就能让这群工匠们快速上手制造蒸汽机,对于这群工匠们在【钳工】与【铆工】这两个近代工种的课程培训,刘皇帝也是没少为此大量砸入金钱。
在这两个工种之中,钳工无疑更是当下的刘皇帝最为看重的重点培训方向。
任何近代机械化的推进,都绝对离不开钳工的出力。
虽然刘皇帝倒也不是想在这年头搞出什么八级钳工这种夸张玩意儿……但普通的钳工还是要尽可能大量培训的。
至于培训铆工的原因,则是为了锅炉。
这是工业时代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连接方式,比传统的锻接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没有焊接技术的时代,铆接就是制造蒸汽机核心部件锅炉的必须手段。
在造船领域的方面上,这行直到二战都是主要的金属连接造船工艺,布满铆钉的战舰更是随处可见。
于是为了对这两大工种的培训打好基础,自打靠着卖镜子赚取了大笔资金后的第一时间,刘皇帝就派人在民间搜集了大批学习能力不错的年轻人,进入上林苑充当工匠。
在薪水给足的前提之下,刘皇帝这种不问出身只看能力,哪怕是个在大街上要饭的,只要学的够快,手艺活够利索,也一样能进宫过上衣食无忧铁饭碗生活的待遇……无疑是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底层年轻群体的踊跃加入。
刘皇帝目前不着急,不求这些工匠们能够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一步到位,就上手做出瓦特蒸汽机。
可起码也得把纽可门机这种瓦特蒸汽机的前身,并且只是用来方便矿井抽水的机器,给折腾出来吧?
除了现在正给大批新招募的年轻工匠培训课程之外,刘皇帝还顺便把接近现代工业标准的度量衡问题,也给在这期间一并解决完毕。
毕竟这东汉的度量衡单位,对于习惯了公制单位的现代人来说,看着实在是别扭的很。
既然横竖都要给这帮年轻人从头开始授课的话,那还不如打一开始就把这些方便的概念也给尽数传授给他们。
靠着系统自带的标准测量定位辅助,刘皇帝在隔空遥控那些傀儡工匠们打造相应尺寸的木尺,并传授给那些新人工匠的过程基本上没啥问题。
也就是可惜刘皇帝现在的五百人精神控制名额,相比起他预计准备快速展开的高速工业化宏伟蓝图,实在是远远不够用。
以至于他在这半年时间里,也就只教会了一批本土工匠怎么制作早期火器和炼铁的方法,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早的很。
在名额不够他全力发挥的当下,刘皇帝也是只好慢慢坐等这些被新招收进入上林苑内私塾学习的流民出身年轻工人,在那座皇室自留地中的慢慢培训…………
(http://www.xinhaiwx.com/book/588S-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