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女君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章 八十七章:血染城楼

 

王超的大名,在这个时代毫不起眼,千年后则是在历史论坛上颇为著名。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在任河西节度使期间,发挥了和平大使的作用。

在宋辽打生打死的前提下,寇老西已经拽着宋真宗上了城墙,宋军射杀萧挞凛之后。此时大宋全军士气大震,大有一举击败萧太后母子的架势。而身为节度使的王超兵马充足,完全能够绕行到萧太后身后,断了辽军退路。但这只是幻想,结果皇帝和宰相天天催,他竟然养寇自重,拒不出战。

他这么做,导致宋辽双方高层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互相妥协签订了檀渊之盟。倒置的后果是完全无辜的曹利用被寇准死亡威胁赔款不割地,寇准第一次罢相埋下隐患,宋真宗更是走上了天书封禅的不归路,大宋由此成了大怂。

唯独罪魁祸首王超,竟然是以晋邸旧臣的身份善终。

赵邦媛承认,那一刻,她非常想让王超步王继恩的后尘,手都不自觉摸了一下临走前杨八妹送给自己的短剑。

只是母后在上,不敢擅专。宋太后听闻后略做梳洗,就命人将二人放过来。

王超还有些犹豫,李继隆略带嘲讽的看了他一眼,凉凉道:“王观察要是怕了,现在回曹家镇也来得及。”

王超咬牙道:“我知道节度心里有气,骂我两句也应当。可是静塞军是官……先帝留下的根基,如今先帝死的不明不白,怎么能轻易交出去!”

李继隆不想理他,径直朝前走去,甚至主动卸了盔甲。王超见状,除了肚子里骂人,别无他法。

他来都来了,要是今天不去拜见太后,那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康保裔对两个拥兵自重的人没啥客气可言,非常不给面子的,全副搜身才让进去。

邦媛和任守中侍立两边,城楼简陋,临时从康保裔家拿了个竹子屏风一挡,宋太后就在里面见了二将领。

李继隆等二人不敢怠慢,叩见慈驾。王超更是不顾主帅在前,抢出一步,哭天抢地,痛哭流涕地道:“太后玉足踏贱地,真是让臣铭感五内,求太后给臣一次机会,原谅臣的一时糊涂。”

赵邦媛看得目瞪口呆,非常怀疑晋邸出来的人是不是都会赵炅的不要脸神功,但想想人家宋琪高琼也挺正常的呀。看来这件事情还是因人而异。

不过,她今天不幸又遇见了一个奇葩。

宋太后大风大浪见过了,不疾不徐地听他嚎完,道:“将军这话吾倒是不懂了,大将陈兵城门,就是一句糊涂可以带过的?”

王超道:“如此混乱时局,太后心下疑虑。只是臣也是不得已,只因定州这个地方特殊,不仅毗邻前线,而且士卒多为河北军籍。臣要安抚住也确实不容易啊。”

定州设置义武军节度使(简称定州节度使),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这3个地方确实都是宋辽前线,兵马不可能少了。

宋太后像是没听出他隐藏的意思。居然还笑眯眯的问:“哦,吾妇道人家,还真是不大明白如何不容易啊。”

王超没想到在赵炅面前低眉顺眼的宋太后还有如此绵里藏针的一面。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人家要没点本事,怎么能扶住一个黄口小儿坐上皇位?于是他咬牙道:“先帝初丧,军心不稳。加上河北军本就是要与契丹前线对峙的,却因为军粮问题,折返开封附近。臣等自然怕出问题,是不是李节度?”

李继隆看了一眼他说,“不是,王将军说静塞军乃是先帝心血,不能倾覆他人。皇太后若是应允你我回河北则罢,不然就星夜去接襄王或者商王回来吗?”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变色。王超更是冷汗直流,这话他确实暗示过,可没有明说出口呀,此时如何能认?他张口就要骂,没想到李继隆眼疾手快,抄起身边一个案几就朝王超撞了过去,王超军伍多年略有身手,堪堪避过要害。没想到下一刻,李继隆另一只手就抄起烛台,大步跨到他身前去,只用力一划。王超喉头顿时一片鲜红,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成了。

因为屋内狭窄闭塞,鲜血竟然溅到了邦媛身上。

几乎在李继隆动手的同时,任守中就闪了过去。等确定他是在攻击王超,略等了一息。但随即谁也没看出他是如何出手的,只见轻轻一板拿,李继隆的凶器就被抢过。

众人却一时顾不上任守中的好身手,因为都被李继隆吓着了。

都知道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要和王超翻脸,但是当着太后的面直接杀朝廷重臣,这也太僭越了吧?

康保裔拔刀,呵斥道:“李继隆,你竟敢当着太后的面行凶,当真要谋反吗?”

李继隆干脆利落的跪倒在地,再三叩首道:“臣失礼,臣有罪。但此獠不仅不忠心于朝廷,更是几乎把臣害入了万劫不复之地。臣为朝廷领兵大将多年,怎么能不知道忌讳?安敢陈兵城门口威胁皇太后与嗣君,只是不如此,无法为朝廷除去此等拥兵自重的骄兵悍将,收归静塞军为朝廷所有啊。”

众所周知,宋初因为养马地的缺失,开国近三十年都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军团。赵炅多年养马抢马三四万匹,亲自督建了宋历史上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静塞军。满员三千人,待遇最好时一人五马,真是看的其他兄弟部队羡慕嫉妒恨。

静塞军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人均能开200斤的硬弓,非悍勇百战之士不能入选。而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历史上雍熙北伐后,赵炅下了大本钱,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现在提前了这么些时候,静塞军只是初见规模,暂时归定州军节制,但其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已经远超定州军。只是因为赵炅有意藏个杀手锏,不在军中的人很难知道底细。

但宋太后为了这一天准备了这么久,对于这个神秘的军种,多少还是听到一点风声的。她又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关键,“你与赵炅虽为郎舅,但他这个人疑心病重,不可能把这么大的权柄交给你,加上王超在河北之地经营多年,只怕人家更听王超的吧。”

要说王超多么重感情,要为赵炅报仇,别说她了,赵邦媛都是一万个不信。但借此出来搞点事情,谋点儿好处,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李继隆坦然道:“正是如此。当时宫中皇后传信与我。柴禹锡也有信使来见王超,他就鼓动我陈兵,逼迫皇太后立商王或者越王为嗣君。”

“但臣虽愚钝,好歹还知道一点儿君臣之道,万做不出这等事情来。只是军中情形实在复杂。臣也怕他闹出事情来,索性等大事定了再把他诱骗至此。结果了此贼,好为嗣君献上大礼。”

也是表达我的诚意,我虽然是赵炅的大舅哥。但仍愿意为您献上忠诚。

要真按良心说。宋朝江山起于太祖皇帝,皇位回归于太祖之子。说不定还更加正统一些呢。

你看这说的话入情入理。除了清醒的宋太后母女,就连康保裔也都有点儿被他说动了。他也是军中多年混上来的。知道李继隆这话八成是真的。

赵邦媛也不能任由母亲劳累,道:“李节度,刚才你们说的明白。静塞军是由先帝一手创立的。想必忠诚度也是很高的。就算王超死了,你有把握能够控制的住吗?”

李继隆淡淡道:“这位想必是永国公主。回禀公主,所谓鸟无头不飞,下官领兵多年,若是没有这点把握,如何敢冒大不韪行此险事。只是臣虽有苦衷。到底有逼迫君上之嫌,自知有罪,请太后先行降罪,臣绝无怨言。”

说罢连站起身都没有,接着又给宋太后磕了一个。

你看看,怪不得人家是青史留名的将军,在宋朝那么重文轻武的情况下,能混到配享太庙的名额。这形势做派。单就这认错态度,那比王超强了不是一条街。

皇太后,我有真本事,履历可以作证。现在也有态度,王超的死已经断了我的后路。还请您和嗣君给我一条活路为国为君尽忠。但同时,我有罪,我也承认。您如果不肯用我,甚至还要降罪于我。我是一点儿也没有怨言的。

虽然邦媛也知道,宋太后和赵德泽是不可能降罪于他的。但是人家这说话顺序就表明了态度,让人听着舒服。

但宋太后既然已经坐到这个位置上,就不可能为他三言两语和那些虚无缥缈的旧时情谊轻易决定什么,只是喝了口姜茶提神,道:“节度说笑,事急从权,何罪之有?只是还是那句话,别觉得我是妇道人家无知,李将军非要此时来见我,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李继隆沉默了,没有想到多年的深宫生活竟让不仅没有让宋太后眼界狭窄,反而如此敏锐。

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咬牙道:“皇太后,先帝丧期,臣请罢兵休战。臣万死,若是按照先前的部署,这次北伐必败无疑!到时候又是多少将士的性命?而且大宋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寇准立马呵斥道:“贼子,安敢诅咒国运!”

但邦媛是真佩服了,这可真是神了。历史上就是如此啊!

雍熙北伐,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杨业身死。宋辽之间攻守易势,朝廷对外政策也趋向保守。

看来不是没人看清局势,是有人刚愎自用啊。

———

感谢打赏,厚的一章。

感谢羽飘梦灵书友打赏。


    (http://www.xinhaiwx.com/book/D2GZ-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