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皇帝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四章 结果

 

“朕的刑部连同三司,竟不如锦衣卫好使啊,你说呢,林若甫,还有,你们。”

龙椅上,嘉靖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林若甫,随即目光扫向了刑部等官员。

与此同时,锦衣卫指挥使朱七出现,带着一干证据口供,跪在了地上,

“回禀皇上,罪犯一应口供俱全,皆在此处。”

这句话,仿佛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林若甫等人的心理防线。

“臣,请罪!”

只见林若甫颤颤巍巍的伸出双手,摘下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帽,面容悲苦的说道。

不仅是他,连同刑部以及三司的多位官员,也是同样的动作与呼声,

“臣等,请罪。”

太和门口,一片寂静,无人敢在此刻开口。

皇权,短时间内,容不得第二次挑衅。

而皇上,更是有备而来,杀鸡儆猴。

况且,胡宗宪出京一事,已经定下。

现在付出少许代价,也是能承受的。

“林大人,为了大局,只能让你等做出牺牲了。”

一时间,许多官员的目光里,流露出了这样的意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大家的利益更重要。

皇上好不容易让步,不再“扣留”胡宗宪在京。

他们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和皇上他老人家唱反调。

万一这件事出了变故,大家在南方各个省份的产业家产,被辽王给抄了咋办?

“刑部三司,掌管我大明案件处置与审查之权,如今却出了一般荒谬的结果。”

“究竟是你们不得力,还是另有隐情?”

望着请罪的这帮官员,嘉靖冷笑一声,继续步步紧逼。

罪名,可要说清楚。

不然结束了这场大朝会,可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万一被这帮人给混过去,岂不是白瞎了朕的布置?

“臣等,有罪。”

跪在地上的林若甫,此刻成了这帮请罪官员们的嘴替。

然而面对嘉靖的步步逼问,他也只是一味的请罪,不肯再言其它。

乍一看,有点摆烂的意思。

不过深究起来,却反而不好定罪,回头再给这帮人运作一下,指不定也就降级罚钱过去了。

“好,既然你认罪,朕也秉公办事。”

“来呀,将这些口供证词,传阅给大家看,看看朕的大理寺卿以及这帮人,究竟是怎么办的差。”

“一部尚书之事,竟也能办成如此。”

嘉靖坐在龙椅上,对朱七递了一个眼神,随即带着些许怒气的口吻说道。

要演戏,那自然不可能半途而废。

伴随着朱七应声一道,跪在地上的林若甫等刑部三司官员,脸色更加苍白,没有了一点血色。

皇上不仅要杀人,更要诛心啊。

一张纸口供证词,在锦衣卫们的呈送下,来到了诸位官员面前。

他们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然而,嘉靖的一道目光扫过来,却又宛如泰山之重,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下,众官员只能捧起这些口供证词,开始传阅翻看起来。

这一看,大家就明白,林若甫他们,是彻底保不住了。

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和锦衣卫的办事结果比较起来,刑部与三司提供的结果奏疏,等同将糊弄二字,呈到了皇上面前。

也难怪皇上借此发飙,恐怕真有一些怒火在其中。

“严阁老。”

“臣在。”

在众官员互相传阅口供证词后,嘉靖慢慢从龙椅上站起身,背着双手走了几步。

他的一声轻唤,立刻让“装睡”的严嵩,赶忙上前应声。

“朕效古之圣人,垂拱而治二十余载,一应国家繁事,皆设内阁而治。”

“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朕,难辞其咎,愧对列祖列宗。”

“可内阁,是否有责呢?”

说这话时,嘉靖看向面前的严嵩,目光中带着肃杀之色。

而这一幕,落在众官员的眼中,顿时让他们心里一跳,暗道不妙。

不好,皇上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本以为一个刑部,就足以平息这场圣怒。

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这般克制,直接玩起了一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是要针对内阁的意思啊,甚至第一个被开刀的人,就是皇上最信任的严嵩严阁老。

也是,刚才那情况,皇上没反应才是奇怪。

众官员们心中,一边理解,一边焦急,脸色显得十分的复杂。

他们,该不该再联合起来,为两位阁老脱罪说话?

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脑海里,不由浮现了出来。

只是,并不急。

两位阁老身经百战,皇上想要一个回合将他们压住,并不现实。

“臣等愧受皇恩,用人不察,酿成这般大错,请皇上降罪。”

严嵩跪了,连带旁边的徐阶,也一起跪了下来。

显然,他们露出了服软的态度,一招以退为进,来化解眼前的危机。

简单理解就是,内阁接下来,会听皇上的话,支持皇上的打算。

可也仅仅只有一件事。

这件事结束后,该怎么做,依旧会怎么做。

严嵩依旧是皇上的忠臣,徐阶还是清流的魁首。

除非涉及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否则绝不会再出现今日之事。

“熟非圣贤,谁能无过?”

面对此情此景,嘉靖忽然一笑,笑的意味深长,话锋紧接着一转,

“连朕都犯了错,将担子都压给你们二人,铸造出这般大错。”

这话,听的人心惊胆跳。

跪在地上的严嵩与徐阶,听到皇上这句话后,心里不由叹息了一声。

他们能拖延到现在,不容易了。

配合演戏,并不耽误皇上借此发挥。

“你们到底是忠心办事的人,功劳苦劳具有,可朕也非昏庸之君。”

“若是连公平二字都做不到,岂不是叫为朝廷效命之人寒心,不可不罚啊。”

嘉靖一边用叹息的语气说道,一边看向众多官员。

而听到他这句话,这帮官员心里忍不住哀嚎一句,皇上,其实可以不罚的。

您这哪里是什么维护公正,简直就是连吃带拿啊。

真相如何,大家心里此刻也都有点明白了。

他们这位修道皇帝,心态是真的非人,前脚刚被胁迫让步,后脚就想出了办法,扳回来一局。

要是换做了旁人,这会怕是气都来不及生完。

哪里像眼前这位主,不仅压下了怒气,更是快速反击了起来。

当然,这帮官员并不知道,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嘉靖故意为之。

要是知道,怕是不仅在流冷汗了。

“皇上乃圣人之君,臣等甘心受罚。”

此情此景,严嵩与徐阶也只能这么回答了,主动递过去一个台阶。

毕竟,谁叫人家是皇帝呢。

“国事繁忙,又出了这么些事,朕也是体谅你们。”

“罚一年俸禄。”

“另外,召李春芳与陈以勤回来,分担差事,不要再出现今天这样的事。”

嘉靖三言两语间,便给出了看似轻飘飘的惩罚——罚俸。

但是重点,在于后面一句。

李春芳与陈以勤,是先前丹房事件中,被动登阁的两位阁员。

因为落入了一些算计,只能当个孤臣。

可严嵩与徐阶,显然不希望这两个人入内阁后,分润他们的权力。

况且这两人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

故而,在两个老狐狸的压迫下,李春芳与陈以勤二人结成同盟,共同抗压。

后来为了谋划一线生机,或者说在两个老狐狸的算计下。

这两人借由楚王事件,远走湖北,至今还未归来。

而现在嘉靖突然这么说,显然,是要这两人回来,真正分走严嵩与徐阶手中的权力。

这些,可不在配合演戏的范畴内。

所以此时此刻,严嵩与徐阶的脸色,是真的有些难看。

“叩谢圣恩。”

然而对此,两人并无办法,只能低头叩谢道。

皇上已经很给面子了,拖到今天,才让内阁的权力分散。

再不识趣,就谁都不好看了。

“高拱。”

“臣在。”

嘉靖看了一眼两人,随即目光扫向几步远的高拱身上,

“你之前办事得利,朕是记在心上的。”

“论资历,你也熬了不少年。”

“正好裕王此次担军备后勤的差事,你也是户部的侍郎。”

“朕特许你入内阁,辅佐此事。”

“臣,遵旨。”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高拱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好在他也不是普通人,立刻跪下谢恩,将这件事落实起来。

至于徐阶同时投来的幽幽眼神,虽然让高拱心里一颤,却还是选择了无视。

这个机会,他要是不抓住,那才是傻子。

对此,不少官员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色。

可是直到高拱谢恩,他们还是没有出列说什么。

皇上的儿子要办差事了,他老人家给儿子找个助手,谁又能说什么呢?

况且,高拱也是清流的高层,天然受清流党派的支持。

就算反对,也会只有严党。

然而这个时候,皇上才清算完徐阶。

严党的官员们想了想,还是没冒险跳出来,免得激怒皇上,让自家魁首更受罪。

几个方面考虑下,这些官员最终选择吞下这个哑巴亏。

“还有你,严世蕃。”

“臣在。”

被嘉靖点名,严世蕃是激动大于忧愁,连忙站出来跪下,倾听圣言。

“你的差事也办的不错。”

“朕听说你去礼部后,在铸印局待了许久,颇有一些想法?”

嘉靖看向严世蕃,故意将话题转到了这件事上。

严世蕃也不傻,当即明白这是自己进步的关键,连忙开口道,

“圣明无过皇上,臣去礼部后,想着为君分忧,苦思良久,便想到了我大明宝钞之事。”

“国泰民安,天下承平,不少百姓苦于金银之重而无奈。”

“臣想着,若是能重启宝钞之计划,不仅能解民生之难,更能为我大明增加税收,方便银钱的流通等等。”

这件事,本就是两个老狐狸的谋划。

在经过一系列的算计后,最终落在了严世蕃身上。

这个过程中,百官们,自然有所耳闻。

可是碍于严嵩,还有皇上,他们只能私下打听。

如今皇上突然将这件事拿到明面上,瞬间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一句宝钞,便叫人有着迷乱。

这玩意,很赚钱啊,而且有案例佐证来着。

“这可是一件大功劳啊。”

嘉靖看了看众人,故意加重了语气,随即便对严世蕃说道,

“户部尚书与侍郎,都在内阁。”

“这事要办的好,少不了他们。”

“朕便许你入内阁。”

“谢皇上隆恩。”

严世蕃闻言,立刻掩盖不住脸上的激动,连忙低头叩首说道。

不仅是他,连带着众官员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皇上打个巴掌后,给的枣子,真是又大又甜啊。

此事,不仅严党参与其中,更是清流都能从中分润不少。

当然,严党这边的官员们,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显然,这就是皇上的敲打。

他们认,也只能认。

在嘉靖的谋划下,内阁不仅多了严世蕃,高拱,更是将两个老狐狸的权力,分润了出去。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一多,就很难齐心协力了。

尤其是在关乎自己的权力方面,更加会体现出来。

“至于刑部,还有三司。”

小事说完了,嘉靖又将话题转回了这件大事上。

是的,调整内阁班子,只是小事,虽然其他人不这么认为。

有关此事,嘉靖还有两个老狐狸,心里早就有数。

一件早就筹划的事情,如今施行了出来,甚至还借此谋划了一番。

那,自然算不得大事。

真正的大事,是刑部连同三司。

不过对此,官员们这边,与嘉靖这边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

内阁调整才是大事,刑部这边反而是顺带的小事才对。

“涉案人员,撤职查办,绝不能姑息养奸,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

嘉靖一拍龙椅,冷声说道。

而随着他的动作,下一刻,所有官员,都纷纷跪了下来,高呼道,

“皇上圣明!”

不是他们不想反对,而是实在开不了口。

一来,此事惹恼了皇上,到底是要倒霉蛋来平息这场怒火。

二来,他们之前刚刚联手逼迫皇上让步,让胡宗宪出京,实在不能来第二次。

三来嘛,就简单多了,皇上刚抛出这么大的一个甜枣。

这个时候反对,万一被踢出去咋办?

威逼利诱四个字,在这场大朝会上,被嘉靖都快玩出花来了。

伴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以朱七为首的锦衣卫,立刻行动起来。

将跪在地上的林若甫等一干刑部三司官员,通通抓捕带了下去。

“皇上,冤枉啊,冤枉啊。”

被锦衣卫这么一抓,自然不乏求饶之人。

然而,其他官员却只是以一种冷漠的目光,目送他们被锦衣卫们压下去。

为了大局还有利益,只能苦一苦你们了。

“退朝!”

随着吕芳一声嘹亮的喊话,嘉靖转身坐上龙撵,随着众太监侍卫的簇拥,慢慢远去。

原地,胡宗宪静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沉默良久后,吐出一句话来,

“可敬可畏,更可怖!”


    (http://www.xinhaiwx.com/book/FMWH-3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