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可畏,可怖?呵呵。”
远去的龙撵上,嘉靖的耳朵一动,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而在龙撵旁,吕芳不由低头,仿佛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他不清楚谁在感叹这种话,但是却清楚,说这种话的人,简直在找死。
更要命的是,居然被皇上给听到了。
吕芳一边低头,一边侧耳仔细倾听。
却除了脚步声外,什么也没有听到。
到这,他便明白,这是皇上的神通本领,常人怕是听不到半句言语。
而太和门口,胡宗宪刚刚感叹完这一句,便立刻听到有人说,
“胡尚书,慎言。”
他转头一看,是高拱。
而在距离高拱几步远的地方,自家恩师严嵩与徐阶,正静静的看过来,目光一片平静。
胡宗宪垂下眼眸,只是简单对高拱抬手谢了一番,便转身离去了。
高拱目送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严嵩与徐阶那边,到底没有多言,同样转身离开了。
而另一边,严世蕃暗中冷笑,迈步走到自家老爹面前,告状道,
“爹,你看看胡宗宪,刚才的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这要是传到皇上的耳朵上,杀他胡宗宪一人也就罢了,万一连累了咱们,岂不是冤枉?”
他早就看胡宗宪这个假正经,很不顺眼了。
如今上好的一个把柄,被胡宗宪主动递了过来,严世蕃自觉要好好把握才行。
否则,岂不是辜负了胡宗宪的“一番美意”?
哈,真是一个蠢材,这般话,也是你能说的?
严世蕃告完状后,心里再次冷笑两声。
大庭广众之下,可不止他一个人听到这句话。
“谁去告?”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想那般,严嵩只是轻飘飘扫了他一眼,突然反问道。
“这御史……。”
“汝贞出京,奉皇命领兵出征,平叛辽王之事。”
“说几句,又如何呢?”
不等严世蕃说完,严嵩便干脆打断了好大儿的念头,加重了语气说道。
刚才胡宗宪的话,确实有些大不敬。
可是我大明,也非因言获罪的地方。
就算捅到了皇上的耳朵里,走如何呢?
顶多,被斥责两句罢了。
更何况,如今胡宗宪身负重任,不仅有皇上的谋划,更是带着百官的期盼。
别说只是一句感叹,就是真的有什么事,在辽王之事结束前,大家都会主动帮他遮掩。
这其中,甚至会包括清流那边的官员。
严嵩说罢,瞅了一眼好大儿,随即瞪了一眼过去。
成天不想着如何进步,就沉迷在这等微末小事上了。
告状失败,严世蕃忍不住咬了咬牙。
他也不是蠢人,在他爹严嵩的提点下,自然想明白了一切。
随即,严世蕃便撇了撇嘴,没有再说下去。
而在严嵩旁边,徐阶则是含笑不语,摸了摸胡须。
他转头看向逐渐远去的胡宗宪,若有所指的开口道,
“胡宗宪素来稳重谨慎,今日之话,到底有些失了分寸。”
“还年轻,再磨炼磨炼就好了。”
严嵩闻言,眯起了混浊的眼睛,回答的颇为巧妙。
胡宗宪是怎样的人,严嵩作为他的恩师,自然更加清楚。
就如徐阶刚才所言,这样的话,本不该出自胡宗宪之口。
这样一个稳重谨慎的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必然是经过斟酌考虑后的结果。
以此来看,刚才那句话,恐怕是胡宗宪故意为之。
其目的,瞒不过这两个老狐狸。
说简单点就是,胡宗宪不愿入内阁。
这听起来很荒谬,却也是事实。
一枚金丹,就让胡宗宪明白,为何皇上这般自信。
以及,内阁到底心向哪一方。
可是对于这个公忠体国的能臣来说,大明,比金丹长生,更加重要。
混在官场,总是免不了身不由己。
这点,胡宗宪很清楚。
他更清楚,皇上真的修道有成,所以内阁,已经不再是往日的光景。
并非是说往日更好,而是两者之间,区别不大。
一个绝对听命于皇上的内阁,对错好坏,胡宗宪不想论。
他只是想清楚了两件事。
第一,自家恩师严嵩与徐阶,恐怕难以抵抗金丹诱惑。
这也就意味着,皇上说什么,内阁就会做什么。
而这次大朝会,明面上皇上分了内阁的权力,可实际上,只是听话办事的人,变多了而已。
而第二件事,是这件事的延伸。
反过来想,皇上恐怕不会让内阁再有什么自主权。
这也意味着,入内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不再是施展抱负的地方。
想通了这两件事,才有了胡宗宪刚才的那句话。
他想入内阁,可却不想入只听命于皇上的内阁。
这不是他不忠,而是有些事上,区别很大。
民生与皇权,相辅相成,却又并非完全统一。
胡宗宪这么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件事,徐阶看出来了,所以才有了那句若有所指的话。
同样的,严嵩也看出来了,却并不看好胡宗宪的打算。
或许金丹长生诱惑不了自己这位学生。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就难说了。
况且,要是胡宗宪是个无能之人也就罢了。
可偏偏他这个学生,无论是能力还是品格,都是上上选。
这样一个优质的工具人,想要皇上放弃,怕是难了。
年轻,指的是胡宗宪现在的打算。
磨炼,指的是皇上的打算。
臣子,又如何能与皇权抗衡呢?
因此,严嵩说这句话时,语气颇为平淡。
他太了解皇上的,更明白这位修道皇帝,手段与城府,究竟多么可怕。
“都磨炼到尚书了,再磨炼,还想上天了不成?”
这时,严世蕃在旁边说道,语气颇为挑拨离间。
如今胡宗宪可是工部尚书,马上就要出京平叛,再立一大功劳。
这样的能力与资历,未来进内阁,肯定是板上钉钉的结果。
毕竟皇上也不曾厌恶他。
而进了内阁,那就要分权啊。
严世蕃这么说,可不仅是挑拨离间,更是在阐述事实。
他自觉这句话,说的漂亮。
不过很可惜,结果一般。
严世蕃刚说完,便迎来了两道令他看不懂的目光。
他爹严嵩的目光,平静中带着某种令人参悟不透的东西。
而徐阶的目光,则是平静中带着某种看乐子的味道。
“爹?”
严世蕃当即心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的唤道。
“少湖啊。”
“阁老。”
“皇上命裕王爷主持军队后勤之事,咱们回去吧,这件事要好好准备一番才是。”
“阁老说的是。”
就在严世蕃迷茫时,严嵩与徐阶同时收回目光,开始自顾自的聊了起来。
这让严世蕃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点想不明白,刚才他爹和徐阶的反应,到底是为何。
还不等他想明白,严嵩便与徐阶一起,离开了原地。
只留下严世蕃孤零零的站在原处,颇为尴尬的看了看四周。
在场的官员们,已经散的差不多了,今天的大朝会太刺激,实在让他们心力交瘁。
就连两道上的太监侍卫们,都开始收拾仪仗,各自离开了。
一时间,竟无人在意这位小阁老的情况。
短暂的尴尬后,严世蕃假装咳嗽一声,双手背在身后,迈步向六部的方向走去。
他今个,又进内阁了,而且是皇上特许,不再是以前要他爹带着进去那种。
现在他得赶紧把自己的东西,从礼部的班房里搬出来,让人送去内阁。
顺带去收拾一下自己新的工作环境。
另外一边,高拱追上了裕王。
两人并肩而行,慢慢走在这朱墙碧瓦间的大道上,神色皆是有些忧愁。
“倒是还未祝先生荣登内阁。”
裕王一边行走,一边从脸上挤出笑容,看向高拱祝贺道。
自从内阁设置以来,没有一个官员,不想登入内阁。
只是以前皇上限制的紧,大家都没什么机会罢了。
如今高拱登入内阁,可谓是人生一大喜事。
当然,裕王的祝贺,并不单纯。
这是两人开启谈话的由头。
作为裕王的讲师之一,高拱与裕王的关系,可谓是非常密切。
若非先前有个徐阶摆着,裕王其实更亲近于自家这位讲师。
“王爷在家闭门苦读,如今担任此次军事后勤之事,想来是皇上的深切厚望啊。”
听到裕王的祝贺,高拱脸上并未露出笑颜,反而提起了这件事来。
“是啊,承蒙父皇的厚望。”
裕王听罢,苦笑着说道。
可不是厚望嘛,否则为何要将他推到这众目睽睽的位置。
军需粮草之事,向来是油水最厚实的地方,更是有些特权在其中。
而这件事落到了裕王身上,就更加热门抢手了。
有些事,不用高拱多提醒,裕王便早就想到了。
这个差事,可不好做啊。
首先便是油水之事,他作为嘉靖的儿子,自然操作空间更大。
操作空间一大,分润出来的利益,就会更大。
单单是想到这点,裕王的心里,便十分的揣测不安。
其次就是一些特权了。
打个比方,镀金。
这要是换做旁人,哪怕领了后勤的差事,也十分的不好操作。
可他是谁?
他是裕王,皇上唯一的儿子,未来板上钉钉的皇上。
这镀金,也就要附加更多的涵义了。
搞不好是一帮能征善战的臣子,而非一帮废物,一股脑打着镀金的名字,投奔他而来。
到时候,这让父皇如何想?又让其他人怎么看?
或许想要镀金的人是废物,能更让裕王安心一些。
最后一点,胡宗宪在前面打仗,他在后面管理后勤。
这胜利成果,怎么分配,也是一个大问题。
全都让朝廷来接手,这种事,裕王都不敢想,实在太不现实了。
当然,这些事,都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
可对于这点,却无人在意。
要是连胡宗宪亲自上阵都搞不定,那大家还是准备后路吧。
毕竟这次,大家的利益一致,谁敢退后退,谁就要完蛋。
众志成城的后勤支持下,要是辽王那边能把胡宗宪这样的能臣,给打爆。
那,其实换个皇帝,也能接受。
“此事关乎朝廷正本,王爷要慎重啊。”
看到裕王露出苦笑的样子,高拱便明白他应该是想清楚了很多,故而加重了语气,专门提点道,
“军国大事,慎之又慎。”
“如今皇上委以重任,又让内阁从旁辅佐。”
“下官斗胆,还望王爷兼听则明,虚心请教。”
“高师傅说的是,本王也是如此打算。”
“只是这天,未必尽得人意。”
裕王听罢后,苦笑更甚,大着胆子,指了指逐渐晴朗的天空。
这次,轮到高拱沉默了。
老天爷的想法,如何猜的透,摸得清?
皇上突然来这么一手,将裕王推至台前。
究竟是打着缓和的想法,还是想再与群臣,斗上一斗呢?
所有人都不清楚,也没人敢去弄清楚,只能一点点试探着来。
“不管怎么说,下官还有徐阁老他们,都会尽力辅佐王爷,完成此事。”
“不叫胡宗宪有后勤之忧。”
两人沉默走了一会后,高拱这才开口,提出了一个点子。
那就是,拉人。
把大家绑在一条船上,有些事,才能好好的坐下来谈。
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胡宗宪。
出京领兵打仗,他才是统帅,直接代表着皇上的意志,更是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这些年,可是进展不佳啊,高师傅。”
裕王一听,便不由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后,这才叹息道。
拉拢胡宗宪这件事,其实从未停止过。
不提他如今官拜工部尚书,就是以前作为浙直总督兼巡抚时,清流们也是从未停止拉拢过。
然而胡宗宪的态度非常坚决,从前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王爷素来有仁爱之风,关乎民生之计,想来胡宗宪这次,未必一如既往。”
高拱却摇了摇头,指出了关键——民生。
平叛辽王,这件事很复杂。
平了造反的辽王,仅仅是这件事的开端,而非结果。
后续的各种事情安排处置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而恰好,被委以重任的裕王,在这方面占据绝对的主导权。
无论是身份还是权力,都不是旁人能够左右的。
以此,未必不能换来胡宗宪的支持。
想到这,高拱忽然顿住脚步,脸上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高师傅?”
看到高拱这般反应,裕王也不由停下脚步,投去了关切目光。
“无,无碍,只是觉得此事可为,对,可为。”
高拱迅速收起刚才的脸色,说到最后,声音也越来越低。
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这难道,也是皇上的谋划吗?
要是如此,裕王担这个差事,倒是确实非常的合适。
可若真是如此,皇上的算计,是不是太夸张了一些?
高拱不敢继续细想下去,只能赶紧打住,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
而一旁的裕王,倒是未看出什么来。
不是他笨,而是高拱也是人精。
若非刚才想的太深,也不会在脸上露出什么端倪来。
“王爷止步,下官斗胆,想请王爷移步,去内阁一趟。”
高拱似是想到了什么,沉声开口道。
“内阁?现在?”
裕王抬头看了看天色,有些纳闷,不过还是点头道,
“可。”
(http://www.xinhaiwx.com/book/FMWH-3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