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
司礼监,一名小太监急急忙忙奔了过来,却在门口忽然停下,低头调整呼吸的同时,小声喊了一句。
“进来。”
吕芳坐在首位,正提着朱笔低头批红,听到喊声后,他抬头看了一眼门口,将手中奏疏递给了旁边的石公公。
司礼监的流程,是内阁票拟出来后,送过来批红,由掌印大太监连同几名秉笔太监一起商议结果,再落实批红的事。
这点,吕芳早就立下了规矩,哪怕他本人,也不愿意破坏这个规矩。
一旁石公公接过奏疏,看了看上面票拟后,微微点头,又将它递给了旁边一位公公。
而听到吕芳的话,门口小太监连忙走进来,双手捧着两份奏疏,走到吕芳面前呈上去。
“老祖宗,干爹说皇上看过了,要司礼监批红。”
“还有什么话吗?”
吕芳本想起身,目光却扫过屋子里的太监们,又继续稳坐在首位,向前伸出手来。
小太监见状,连忙走上前,继续双手捧着两份奏疏,递了过去,说道,
“干爹让我转告老祖宗,皇上说。”
“批红吧,让内阁多上上心,朕的儿子第一次出京,不能马虎。”
说到最后一句时,小太监忍不住压低声音,浑身打个哆嗦,生怕因为自己的语气,引来老祖宗的不快。
吕芳接过两份奏疏,并没有翻看,这本来就是他让小太监送去丹房的。
望着低头的小太监,他又追问了一句,
“就这些?”
“回老祖宗,干爹没有别的话了。”
小太监保持弯腰低头的动作,收回双手立在原地,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
有没有更多,他不知道,他的干爹黄锦,只让自己转告这些。
吕芳微微沉吟,拿着奏疏挥了挥。
小太监立刻低头行礼,随后默默地离开了屋子。
“老祖宗,您看,我们怎么批?”
一旁石公公与孟公公对视一眼,带着询问的语气,开口说道。
这两份奏疏,他们两人身为四大秉笔太监之一,自然也看过。
毕竟这是内阁按照流程送过来的奏疏,正常就该他们几个商议批红。
只是吕芳觉得这件事,必须需要皇上过目,这才派人送去了丹房。
这让他们不由松了口气,毕竟这批红,很难给。
两位阁老的奏疏,大体上是谈裕王出京之事,主要分歧在于,裕王用什么规制出京。
这件事,谁也不敢随便给意见。
故而,吕芳派人将两份奏疏送去丹房时,石孟两位秉笔太监,并无任何意见。
然而现在,却成了麻烦。
皇上说要批红,批红哪一份?
石公公与孟公公,都觉得为难,却又不敢接下这烫手山芋,甚至也不肯得罪老祖宗吕芳。
于是,他们问了一句怎么批,而不是批哪个。
“这件事我来批,你们继续忙。”
吕芳似是被惊醒过来,他看向两人开口安抚了一句,将这件事接了过来。
“是,老祖宗。”
石公公与孟公公皆松了口气,连忙点头,继续处理其它事了。
吕芳伸手提起砚台上的朱笔,想了想后,将徐阶的奏疏放在一旁,随后翻开了严嵩的奏疏。
朱笔下落,这份奏疏上,就多出了一个批红。
看到他如此果断选择了严阁老的奏疏,下方的石公公与孟公公二人,不由悄悄对视了一眼。
这事,有点不对劲啊。
平常老祖宗可从未彻底偏袒过一方,大部分都是在和稀泥,除非皇上表态,否则老祖宗从未乱决断过。
奈何他们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能记在心里,回头再琢磨琢磨。
而这,就体现情报的重要性了。
吕芳待在嘉靖身边许久,十分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不提其中在京师的种种算计,就单单是裕王出京一事。
其本质上,还是皇上准备借此做点什么,而且还得是走正常规矩的计划。
否则前段时间,皇上就没必要秘密召胡宗宪入京,又是恩威并施,又是拉拢,还准备拨七十万两银子给他,训练一支精兵来。
既然吕芳掌握了这条情报,那如何批红,就一目了然了。
考虑到裕王要走的路线,单单王架,肯定是不够的,诸位藩王目前理论上,还是与裕王平起平坐,甚至更高一筹。
所以,得用皇上的出行规格给裕王,真要出什么事,那就等同在针对皇上。
所以吕芳果断丢开徐阶的奏疏,在严嵩的奏疏上,给了批红。
“来人。”
吕芳放下朱笔,伸手拿起奏疏吹了吹,让上面的笔墨干的更快,随即喊了一声。
立刻就有一名中年太监走进来,捧着笑容,低头道,
“老祖宗,有何吩咐?”
吕芳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愣住,随即不动声色的合上奏疏,呵斥道,
“还有没有规矩了?”
“这般仪容,也敢来替我办事?”
旁边,石公公与孟公公同时抬头,看到这个中年太监后,也愣了一下。
吕芳提到的仪容不整,其实也就是这人头上多点汗罢了,倒也没到较真的地步。
然而这个中年太监,是陈洪,陈公公的人。
考虑到刚才奏疏的事,石公公与孟公公不顾这人恳求的目光,重新低下头处理事务了。
“明个就别来了,来人。”
“老祖宗饶命啊。”
吕芳语气淡漠的吩咐一句,直接给这名中年太监判了死刑。
这句话,瞬间吓傻了他,急忙扑通一声跪下求饶,却在吕芳一个眼神扫过来时,闭嘴不敢多言一句。
很快,门口就走进来两个小太监,将他悄悄架了出去,两只腿在地上滑出些许痕迹。
随后又有一名仪容整洁的太监走进来,战战兢兢的站在堂中,生怕被刚才的事迁怒。
吕芳又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也是陈洪的人,不过拿的少,基本没太贪。
他心里微微点头,起身绕过书案,将手中的奏疏递过去,吩咐道,
“送去内阁,给两位阁老看看,没什么问题,就让内阁交给礼部照办吧。”
“对了,把皇上的话,也转告,别漏了。”
“是,是,老祖宗。”
这名太监暗自松了口气,连忙双手捧过奏疏,转身离开了屋子。
而刚才的一幕,也让其他人迷惑不已,老祖宗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吕芳的行动还在继续,而奏疏,也送到了内阁这边。
“少湖,看看。”
内阁,严嵩打开奏疏看了一眼批红,又将它传给了徐阶。
徐阶捏着奏疏,看了一眼伸手的严世蕃,却手中方向一转,给了李春芳。
这让严世蕃脸上闪过一丝怒气,却在他爹严嵩一个眼神扫过来后,到底憋了下来,恨恨的看向李春芳二人。
“真用皇撵?”
看到这份奏疏上的批红,李春芳不由一惊,有些摸不清皇上的态度了。
裕王出京,照常理来说,不应该用皇撵。
说白了,这件事的起因,是两位阁老提出巡盐和查税,又碰上裕王妃诞下皇孙。
皇上希望裕王替自己,去体察两京一十三省,一方面是查看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给裕王积攒声望,好回来谋个差事。
所以,裕王就不该用皇撵,否则就是真的代表皇上去巡查,这件事就成了本分,而不是功劳了。
严阁老这份奏疏提议用皇撵,也是正常的事,严党从不希望裕王势力壮大。
其根本原因,还是裕王已经选择了清流党派,而对严党非常不待见。
若非这是皇上最后一个儿子,严党也不敢乱来,裕王怕是早就要出事了。
“怎么,皇上都同意了,你们觉得不合适?”
严世蕃听到李春芳的惊呼后,当即嘲讽挖坑起来,这般直白的陷害手段,让徐阶不由看了一眼严嵩。
严嵩瞥了一眼好大儿严世蕃,并未说什么。
“小阁老误会了,我等也只是为皇上的拳拳爱子之心,而感叹不已啊。”
李春芳笑了笑,与陈以勤对视一眼,将手中奏疏递给了严世蕃,直接打了一手太极。
“哼。”
眼看两人不上当,严世蕃冷哼一声,并未计较下去,这个话题想要套住两人,还不太现实。
他单手一把夺过奏疏,让李春芳二人脸色难看些许,却并未多说什么。
随后严世蕃便打开奏疏看了两眼,又双手将它递给了他爹,表示没问题。
严嵩接过奏疏,目光看向了李陈二人,似乎在询问意见,毕竟刚才就他们发表了不同看法。
“阁老,下官等人无异议。”
李陈二人连忙拱手回答道,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少湖,你说呢?”
严嵩这才转移目光,看向了徐阶这边。
皇上给了一个答案,他还要与徐阶商议一下,到底该怎么个行动。
这份奏疏配上小太监转述的话,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既然司礼监批了红,那就按照章程办就是。”
徐阶伸手摸了摸胡须,微微笑着点头道。
这是回答严嵩的询问,一语双关的询问,既然皇上都表态了,那咱们自当配合。
章程是什么?
章程就是规矩,规矩就是皇上,按照章程,那就是按照皇上的暗示来做事。
他们继续领导内阁,表面作为官员们的顶头上司,与皇上抗衡争锋。
暗地里,两人再配合皇上的行动,对官员们进行处理就是。
说白了,皇上要他们继续占着严党与清流党派领头人的位子,这是需求。
严嵩与徐阶二人自然乐意,有需求,就有功劳,有功劳,长生还远吗?
至于他们的暗示,皇上听明白没?
这点,两人都懒得提,要是皇上听不明白,他们早就权倾朝野了。
“那就着礼部尽快安排吧。”
他看了一眼严世蕃,将手中奏疏递了过去,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李陈二人。
皇上这话,也是催促底下人行动啊,自然要配合。
ps:今天更新结束!
(http://www.xinhaiwx.com/book/FMWH-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