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电影《一九西二》,那一年河南遇到旱灾+蝗灾,河南,粮食大省,几百万人逃难,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尸横遍野,真是惨不忍睹。”】
“农业时代后的今天,各种发达的科学技术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抗洪手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首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坚持“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治水方略,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
“在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的帮助下,新中国的治水设施和技术都飞速发展,这期间,全国防汛信息系统得以建立,超级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被大量运用到洪水的预告和防范上来,全国各大江河被列入到防洪统一规划。”
“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我们先后成功抵御了多次百年一遇的洪灾。”
“这里小科普一下,所谓“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这一量级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每年出现的可能性为1%。而对于具体的100年来说,可能会不止一次出现,也可能一次都不会发生,而并不是一百年才会遇到一次。”
““千年一遇”也是如此,多少年一遇,在专业上被称为重现期。根据过去实测或调查的数据资料,经过统计分析计算而得出的重现期,在表示洪水出现频率的同时,还可以用来衡量一场洪水的大小。”
“目前一般以洪水的洪峰流量或洪水总量的重现期为标准,将洪水大小划分为4个等级。重现期小于5年的洪水,为小洪水;重现期大于等于5年但小于20年的洪水,为中等洪水,重现期大于等于20年但小于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说的通俗点,就好像抽卡,理论上百分之一概率出货。有的人十连抽一半金光,有的人砸了好几万,紫气东来。也不能因此说概率有问题的。”
“现代地理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加明显的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洪水干旱灾害,我国地处地球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翼,位于地球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春夏季节受海陆热容差的影响,海洋气温更低,因此太平洋西岸形成地球最大的海洋高气压带。高气压引发东南季风携带太平洋上的水汽吹向我国,引发洪涝灾害。”
“又因为我国背靠地球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北接地球最大的寒带陆地西伯利亚地区,秋冬于西伯利亚形成地球最大的陆地高气压带,带来干冷的西北季风。因此受春夏湿热的东南季风以及秋冬干冷的西北季风影响。”
“所以我国是地球上干旱、洪涝灾害频繁交替出现次数最多,受灾最严重的国家。”
“1954年,由于大气环流的反常整个长江流域梅雨期比原本延长了一个月,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多天,大家见过下雨的都知道,连绵不断的强降雨会造成什么后果,这场大雨导致长江的上中下游先后发生洪水。”
“更加恐怖的是,上、中游和支、干流的洪水没有阻碍的汇聚到了一起,又进一步扩大了洪水的规模形成了一波超级巨大的洪峰,长江上中下游全流域同时形成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
“武汉汉口的水位创纪录到达了29.73米,比大堤外面的地面还要高出十几米。宜昌洪峰流量达到了66800立方米每秒,这意味着,每秒有6.6万吨洪水从人们的眼前呼啸而过。整个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溃口61处,扒口13处,支堤、民堤更是溃口无数。”
“当时还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水利建设和防洪设备仍然相对落后,只能依靠民国甚至清朝时期建设的堤防进行封堵和防御,为了保护荆江大堤等重要堤防和武汉等重点城市的安全,沿岸近千万军民展开了英勇顽强的防汛斗争。”
“在当时,源源不断的援助从全国各地发往长江一线同时根据水情的发展和预测有计划地进行掘开堤坝分流洪水、蓄洪,大规模抢筑子堤等方式将这一波洪峰限制在损失较小的位置,整个防洪工作前后历时数月,成功保卫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南京等沿途重要城市的安全,防止了毁灭性灾害的发生。”
“但由于基础的薄弱,加之洪水持续时间较长,这场洪涝灾害依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长江中下游共淹没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被淹房屋428万间,死亡3万余人,受灾县市123个。南北交通断绝达100天。”
“毫无疑问,这次水灾放到古代的封建时代,是足以将一个强盛的朝代拦腰打断的地步。”
【“向奋斗在抗洪一线的人们致敬。”】
【“纵观世界历史和神话,只有中国无论是神话里还是历史中都是与洪水争夺生存之地,中国与洪水抗争了几千年我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抗洪的精神!致敬各位抗洪勇士。”】
【“短时间的强降水是无解的!为了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农业区和工业区都建立在大河的边上,大城市人口多又需要河水,除非你放弃经济,把人口和工厂从长江沿岸迁走,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现代抗洪就己经超级难了,古代我就想象不出究竟怎么治水的,都不容易,都不容易啊,古时候科技不发达,还兵荒马乱要打仗,为了保住基业,每个朝代都呕心沥血过,不容易,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通过弹幕的科普,古人们很快就搞明白视频中的一些单位是什么意思,他们也在感叹无论什么时代,洪水都是如此的可怕,现在在介绍的那场大洪水,隋唐之前还好,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重点都是在北方,长江洪水虽强但对他们政权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如黄河洪水。
那些在南边的政权如东晋,南宋,南朝等就有些面如土色了,如此巨大的洪水,的确是能够击碎他们的国运的。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1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