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遭遇的大洪水还有很多次,1957年汛期,松花江流域降雨频繁,特别是7、8两月,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一首阴雨连绵,最多降雨日数达45天左右。降雨导致第二松花江和嫩江下游右侧支流和拉林河相继出现大洪水,形成松花江干流依兰以上河段的大洪水。”
“这些大洪水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松花江干流的特大洪水,据有关资料显示,松花江干流哈尔滨站实测最大流量12200立方米每秒,并且哈尔滨站最高洪水位创纪录地达到了恐怖的120.3米,刷新了当时建国后的洪水历史记录。”
“这恐怖的120.3米,它比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地面高出近3米,一旦决堤,整个哈尔滨都要被淹,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简首无法估量。”
“由于在东亚大陆上空的低压槽位置偏西,使槽前冷暖空气混合带也随之偏西,因此影响了地面气旋生成的位置和移动路径也偏西,使1957年7、8月黑龙江省西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加之冷空气活动较强和5710号台风影响,产生了急骤的阵性降雨,雨量多而急,是1957年大水的主要成因。”
“嫩江流域6月下旬开始出现连阴雨天,中下游右侧雅鲁河、绰尔河等各支流水位6月25日开始起涨,8月28日洪峰到达江桥站,流量达6300立方米每秒,水位为140.52米,洪峰居高不下,由8月9日至30日,水位维持在140.30米以上历时长达21天,洪峰之高、历时之长是前所未有的。8月28日洪峰到达大赉站,洪峰水位达129.96米,超过1956年最高水位40厘米,流量达7620立方米每秒。”
“8月12日以后,第二松花江水库以上阴雨连绵,8月下旬受第十号台风影响,8月16日一30日连降暴雨,水库水位猛涨,每小时上涨5厘米,入库洪水总量达46.7亿立方米,入库瞬时最大流量达20500立方米每秒。为保证水库大坝安全,从8月18日—24日水库泄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600立方米每秒,到8月30日13天下泄42亿立方米水。”
“库水位最高达266.18米,距坝顶仅32厘米。下游扶余站,8月31日出现洪峰,洪峰水位98.78米,流量5540立方米每秒。泄流及第二松花江以下各支流来水与嫩江洪水汇合,形成松花江干流下岱古站8月30日14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向下传播又与拉林河注入的1190立方米每秒流量汇合。”
“这个水位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最大洪水记录,比1956年历史最高洪水位120.06米高24厘米,比1932年最高洪水位119.72米高58厘米,整个汛期从8月27日至9月15日长达21天之久超过警戒水位,后时涨时落。”
“9月11日洪峰到达佳木斯,最高洪水位为80.10米,超过1956年历史最高洪水位8厘米,超过警戒水位79.50米长达20天。9月12日洪峰到达富锦时水位为60.75米,超出1956年历史最高洪水位。9月25日松花江洪峰通过同江,泄入黑龙江。”
“此次松花江洪水特点是水位高,上涨速度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且在高水位期间时涨时落,加之汛期晚、风雨多、风浪大,致使松花江沿岸险情加重。”
“洪峰到达肇源时,又遭遇了六级大风,历时三到西天,狂风推动着滔天巨浪冲击着堤坝,险情极其严重,十万火急。黑龙江省防汛指挥部山周围地、县抽凋3万民工,上堤抢险,最高日出工达7.4万人战斗在69公里的堤上,但终因堤防御标准低,洪水过大、天气险恶,在8月29日—31日先后7处堤段决口,肇源县城被水围困,经组织5000人抢修城墙才挡住洪水。”
“与此同时,肇东、双城、呼兰三县城防出现数百处险工。肇东县出动七万人战斗在68公里的长堤上。肇东对岸双城县7.2万民工由两千七百名干部带领上堤抢险,奋战二十五个日夜,把56.5公里堤加高1米,并抢护3.7公里的险工,这才保住了堤防。”
“哈尔滨8月22日全市动员88.44万人次,将堤坝加高了3-6米,为抗洪打下了基础。8月下旬1.6万人抢修松浦农田堤防,8月27日松浦区新开口地区—处决口,是解放军冒雨抢险,化险为夷。”
“9月2日滨州铁路路基坍塌下陷,哈尔滨市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排除险情。8月28口哈尔滨段水位达到119.23米,水库又要加大放流之际,黑龙江和吉林省军区分别派解放军支援抢险。”
“由于高水位持续长达20天,这期间又连降9次大雨,遭遇7次4—7级大风,大堤脱坡366处,渗水、坍陷等险情不断发生,经15万人亡堤昼夜抢险,除江北农业区韩增店一处决口外,其余堤段均安然无恙。”
“当水库加大放流达6000立方米每秒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动员17万人上堤,用100小时将50公里堤防加高厂1米。9月3日松浦区新开口至陈家岗堤防发生—段200米长大脱坡,堤防被冲蚀3/4。解放军在省军区司令员指挥下,奋战一昼夜脱险。”
“9月6日6时,水位达到120.30米,江北韩增店因水位过高,堤基薄弱,在6日6日寸10分开始决口,淹地4万余亩,此前人畜均己安全转移。经过17万军民日夜奋战,其它堤段均保安全,洪峰安全通过哈尔滨。”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1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