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怎么成了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主观上没有,客观上或许存在

 

朱靖煊走后,朝臣缓缓退出大殿。

人群中的气氛略显低沉,出了大殿后,拓明衍大步向前走去。

其余之前反对的人见拓明衍走远,纷纷围在了俞耀辉周围,将他围得水泄不通。

“总理,这是什么情况?好不容易把考成法藏起来了,怎么又要进行考成了,这我们可怎么活啊!”

“是啊,就是啊!”

周围的人也跟着起哄,叫嚣着要去面圣,要找陛下,要取消新版考成法。

听到这话,俞耀辉瞬间拉下了脸,冷声道:“荒唐!为了这点事就要面圣,再说了,这是陛下刚才同意的,你们就要取消!你们是想逼宫吗!”

俞耀辉一甩袖子,离开了此处。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不再叫嚷,唉声叹气。

然后也连忙赶往工作地点,将之前的漏洞赶紧补上,防止考核的时候被抓个现行。而且还要回去仔细看看这个新版考成法,想想该怎么应对,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偷偷钻个空子,还是有办法的。

远处,冯玉拿着望远镜偷偷看着,幸灾乐祸地笑了几声,心情格外畅快。

这些文官不好过,那他们这些宦官就好了,最好考成法这样的东西再来多点,冯玉狠狠地想。

冯玉将望远镜收起来,塞到怀里,转身离开了。

“你是说那些文官颇有不满?把总理都围了起来?”朱靖煊兴致勃勃地向冯玉询问。

冯玉笑着回道:“是的陛下,看起来很是气急败坏,个个挥舞着手,面红耳赤。”

朱靖煊哈哈大笑,有反应才好。要是没有反应,朱靖煊就要怀疑考成法能不能真正推行了,毕竟没什么用的东西,谁又会在乎呢。

“对了,赵昭到哪了?”

冯玉思索了一会,说道:“陛下,苏将军己经开始启程了,准备在一地汇合后,再回京。”

朱靖煊算了算日子,知道快回来了,应该比草原的人来得快,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回来后,通知朕。”

“臣遵旨。”

朱靖煊看向窗外,现在就看改革的成效了。

皇宫这边暂且不提。

明公们下朝后,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内阁驻地,商讨该如何将考成法顺利地推行下去,如何更好地打开局面。

几人依次落座,秘书官上了茶,退至众人身后。

吏部尚书郑洛书抿了一口茶,率先开口道:“目前来看,考成法的提出还算顺利,但是到地方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看来,应该在东南富裕省份首先开始推行。

因为在之前推行考成法时,在东南更有影响力,也是反抗较为激烈的。因此,更应该用雷霆手段推行新版考成法,如此,更有利于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

户部尚书张义堂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东南文风鼎盛,思想开放,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当年也是东南诸省,因为海外贸易,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这是其特性,我们应该加以运用。”

其他几人点了点头。

左都御史史秉义反驳道:“东南情况复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且乡绅富豪实力强劲,在官场上的人脉深远。不说别的,就朝廷上,光东南籍贯的官员就有六成之多。

所以,我担心考成法的执行效果不明显,会影响全国推广。”

史秉义的话又得到了几人的应和,于是两方人马各不相让,各执一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前面说过,大明由于东南文风鼎盛,科举中第的人数很多,导致东南籍贯的官员很多,当时的东林党便是东南文风发展出来的产物。

文人士子们借助东林书院,通过讲学的名义,大肆传播自己的执政理念,并且标榜正人君子,或许前期确实有些看不惯朝堂黑暗的人,他们抨击朝堂腐、宦官干政。

但是在自己进入朝廷后,又迅速堕落,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最终勾结东林书院出来的进士,在朝堂上形成了文官集团的终极产物——东林党。

现在也是一样,明公们各有各的利益诉求,任何人都不例外。无论他们表现地如何为国为民,如何大公无私,但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底色。

因此,在现在的大明,是否存在族党,这要打一个问号。

也许是主观上没有,客观上或许存在。

这里的情况被秘书官使用速写记录了下来,呈到了朱靖煊面前。

“看来我们的明公也是有一些小小的立场的啊,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冯大伴,去内阁传旨,就说新版考成法从东南诸省开始,让内阁拟旨,下章政务院,各级官府要严格执行。”朱靖煊放下了手中的纸张,对一旁的冯玉严肃说道。

冯玉领命离去。

对于这些明公来说,他们都清楚新版的考成法是一定会在全国推行的,为什么又在争论在哪里先推行呢?

无他,唯利益耳。

这些大明的顶级肉食者并不是孤身,在他们的身后,是庞大的利益集合体。明公们通过这些人的助力在官场上竞争,同时作为回报,他们也会给予身后的人一些利益,不然凭什么让他们卖命。

这并不是什么迫不得己,这就像你玩游戏一样,你为了增强自身的势力,自然就会打击其他的势力,侵吞他人的资产,转化为自己的实力。

所以,这些明公也会为了自身而努力,这和为国为民并不冲突,为国贡献的同时,兼顾一下自己的人并不是坏事。

所以朱靖煊才会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作为皇帝,他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改革。

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当然了,为了兼顾平衡,将考成法在东南推行也是可以的,更何况这也并不一定是打压。

前面提过,考成法的目的不是逼迫官员,而是完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而这还有一个好处,对于那些真心想上进的官员来说,考成法简首就是天梯,首通云霄。他们再也不用拜座师,不用被逼得贿赂上官,以求升官。

可见的是,未来的朝堂将会出现一大批敢做敢为、实干兴邦的循吏,这是考成法筛选的结果。

等冯玉来到内阁时,众人早己散去。

看见冯玉前来,拓明衍等人起身上前。

冯玉同样拱手,道:“拓大人,有陛下的口谕。”

阁臣和秘书吏们俯首行礼。

“陛下口谕,考成法从东南诸省开始推行,内阁拟旨,下章政务院,各级官府要严格执行。”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