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因此河套的范围所指地域较为宽广,除了河套外,还有前套、后套和西套之分。
因此,在收复了草原之后,朝廷在这里修筑了数个城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里己经成为了商品集散地。
可以说是极其繁华,丝毫不逊色于关中,甚至由于丝绸之路的衰落,这里己经比西安府更加繁华了。
走进云中城,城中热闹得炸开了锅。
街边摊位密密麻麻,有卖皮草的,皮毛在阳光下亮闪闪;香料摊的气味首钻鼻腔;手工艺品摊前,人们围着木雕、织锦看得入神。小贩的叫卖声、买家的砍价声混在一起,把集市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
道路上,巡检人员漫不经心地西处游走,维持着秩序,各族人民在这里共襄盛举,奏出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乌日达大娘,你今天也来了?怎么样,生意好吗?”一个老板笑着询问一旁的蒙古族大娘。
“今天可是好日子,我肯定要来的,这里人这么多,还是能卖上一些价钱的。”乌日达大娘一边整理摊位上的手工艺品,一边笑着对一旁的人说。
今天是上集的日子,河套附近的人都会来,甚至是草原稍微远的也会来,他们要提前几天赶着牛羊来这里,这样才能赶上大集。
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江西的瓷器、来自高原的佛像、来自西域的地毯、以及来自山东的食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
并且不仅有私人集市,还有官集,若是要交易大宗商品,而且交易量大的话,就可以去官集找卖家和买家,由官府作为担保,合同分成三份,卖家、买家和官府各一份。
这样的模式极大的激发了贸易的发展,可以说带动了草原的经济腾飞,基本解决了草原物资匮乏的局面。
酒楼中坐着天南海北的人,他们在这里商讨着各种动态以及情报,最受关注的一个是新版考成法的实施,另一个则是这次能赚多少钱,以及考成法对他们的影响。
“要我说,这次朝廷实施考成法是一件好事,毕竟这样那些官老爷就不会拖延了。你们知道去年我要买盐,和卖家找官府去作保,给我一顿好等,最后还是给了几个红包,才安排我签合同。”
此话一出,得到了不少人的应和,都是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但也有人持着不同意见,“话是这么说,但是考成法一下来,那些官员也就要开始各种摊派了,那可不好受啊,而且他们受到的损失还要从我们身上补回来,最后受苦的不还是我们!”
“是啊,是啊,是这么个理。”
一个行商打扮的人向着一个穿着蒙古服饰的人询问道:“老哥,这回咋看你们赶来的牛羊少了很多呢,是咋回事,莫不是遭了灾了?牛羊全饿死了?”
这个蒙古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家伙热火朝天地讨论,在听到有人向他询问后,回过头,对着和他同桌的人说:“遭灾倒是没有遭灾,只不过在带来之前都己经卖了一批了,所以这次大集带来得少了很多。”
商人若有所思,继续问道:“那价格怎么样?能赚钱吗?”
这个蒙古牧民想了一会,低声说道:“到还行,但是我听别人说,有一些盟里把价钱压得挺低的,让一些牧民亏得挺惨的,恐怕要两三年才能缓过来。
唉,那些盟里面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关有一个蒙古族的名头,还不如朝廷的人呢。说实话,朝廷是真挺不错的。
要我说,就应该把那些盟里面的老爷们都收拾了,换一批人上去,这样才有好日子过啊。”
商人赞同地点点头,随口应和,随即起身,离开了酒楼。
商人在城中左拐右拐,来到了一处房子,进去后,里面空间倒是挺大,商人来到一个房间门口,敲了敲门,听到声响后推门进去。
里面有几人正坐在桌子上看文书,还有在几人在地图上对着草原和北海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程老大,刚去探了探情报,这次盟上收购的规模确实很大,比以往都要大,但是各个盟给的价格和收购的数量差距还挺大。有些恨不得低价全买了,有些则是和以往一样。”
商人对着其中一人说道。
程老大放下了手中的纸,说道:“看来我们的情报没错,确实有人不安好心啊。对了,盟里的兄弟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吗?”
一旁的人立刻从桌子上的纸张中寻找起来,“找到了,情报上说前一段时间盟里牛羊和矿产储备少了一部分,甚至还有一些是储备金,不过很快储备金就被补齐了。其他到没什么,倒是他们猜测盟旗不过是保护伞,干活的人并不在盟里,应该是藏在了一些地方。他们还在探。”
程老大起身,来到了地图旁,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看着程老大。
程老大转身严肃地说:“诸位,我们不远万里,来到了这片草原之中,我们肩负着维护和平稳定的职责,但是现在,明显有一群老鼠试图颠覆大明的统治,破坏人们的安定生活,所以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将那群阴沟里的老鼠揪出来!”
话音刚落,全体立正称是。
程老大看向其中一人,说道:“立刻把我们的情报送到京师,不可耽搁。”
众人散去忙自己该做的事,商人也走出了大门,来到了集市上,这里依旧繁荣,人们继续叫喊着,售卖自己的商品。
商人走到了一个蒙古大娘的摊位上,牌子上用汉文和蒙文写着“乌日达工艺”。
这个摊位的人很多,商人挤了进去,挑了几件,付过钱后,向大娘询问:“大娘啊,你这个牌子是谁写的啊?写的还挺好。”
乌日达大娘高兴地说:“这个啊,这个牌子是我孙子写的,他在学堂里学会写字后,就到处写字,成天在沙盘上写,家里的墙上都是字,成天就知道调皮捣蛋。”
商人看着大娘,大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知道她是在炫耀孙子。
这话引起了周围人的话题,都开始说自己家的孩子了。
然后就是一阵阵大笑,集市更加热闹了。
(http://www.xinhaiwx.com/book/J1WA-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