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让林燕稍稍吃了一惊。在这个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100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简首是天文数字。
娄晓娥却显得很淡定:"这个投资规模我能接受。不过我希望能看到更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分析、财务预测这些。"
何雨柱立即说道:"当然,我会尽快把详细的计划做出来。包括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谁,他们的消费习惯如何,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预期的收入和利润,还有可能面临的风险等等。"
林燕担忧地问道:"这么大的投资,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们家现在的日子过得也不错,用不着冒这么大的险吧?"
娄晓娥微笑着安慰道:"燕子,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关键是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而且我相信柱子的能力,他能把一个小食堂做成现在这样,说明他确实有这个天赋。"
何雨柱握住林燕的手,认真地说:"燕子,你放心。我们会分阶段投入,每一步都会谨慎评估效果。如果第一家店做得不好,我们就及时止损,不会盲目扩张。而且餐饮业是刚需行业,人总要吃饭,只要我们做得好,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娄晓娥这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我们之间的股权分配怎么安排?这个问题必须一开始就说清楚,避免以后产生分歧。"
这确实是个敏感话题,房间里一时间安静下来。何雨柱想了想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负责技术和管理,占40%股份;晓娥负责资金和外联,也占40%股份;燕子负责内务管理,占20%股份。"
林燕立刻摇头:"我不需要这么多。这主要是你们两个的事业,我只要能帮上忙就行了。而且我也没有出资,凭什么要这么多股份?"
娄晓娥立即说道:"不行,燕子。我们是三个人合作,你的贡献不能被忽视。管理是很重要的工作,而且你还要承担风险。就按柱子说的办。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娄晓娥在说到最后的时候,言语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何雨柱点头赞同:"对,我们是合作伙伴,也是一家人。利益要分享,责任也要共担。而且燕子,你的工作很重要,财务管理和人事行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关系到整个公司的生死存亡。"
经过一番讨论,三人在股权分配上达成了一致。娄晓娥又提出了其他一些关键问题:"我们还需要确定公司的注册地点、经营范围、法人代表等等。另外,我建议成立一个正式的董事会,重大决策要通过集体讨论来决定。"
何雨柱表示赞同:"这些都很重要。我们虽然是合作伙伴,但也要按照正规的公司制度来运作,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格洒在茶几上,给那些重要的文件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深入讨论,三人基本确定了合作的框架。
娄晓娥翻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今天的讨论很有效果。我会在一周内提供详细的资金证明和投资能力评估,同时联系香江那边的律师,起草正式的合作协议。"
何雨柱承诺道:"我三天内拿出初步的商业计划书,包括火锅店的选址建议、装修方案、菜品设计、服务流程等等。然后我们再约时间详细讨论。"
林燕也表态:"我这几天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工商注册手续,还有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那我们先从火锅做起,"娄晓娥站起身准备告辞,"等这个项目成功了,再考虑酒楼、快餐、酒店这些业务拓展。"
何雨柱送娄晓娥到门口:"晓娥,今天谈得很好。我有信心我们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娄晓娥回头看了看院子里温馨的景象,那三个孩子正围在葡萄架下,何晓手里拿着一串紫色的葡萄,咯咯地笑着。她轻声说道:"柱子,其实我除了想做生意,也希望能在西九城有个根。晓晓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我...也需要。"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何雨柱听得很清楚。他看了看站在门口的林燕,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这种话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意味深长。
"晓娥,这里永远是你和晓晓的家。"何雨柱认真地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娄晓娥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然后唤道:"晓晓,我们该回去了。"
何晓依依不舍地和两个哥哥告别,三个孩子约定明天放学后再一起玩。何强和何壮一首把弟弟送到胡同口,看着他们母子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才回来。
"爸爸,晓晓什么时候再来?"何壮问道。
"很快就会再来的。"何雨柱摸了摸儿子的头,"以后你们会经常见面的。"
目送娄晓娥母子离去,何雨柱回到院子里。林燕正在收拾茶几上的文件,动作轻柔而专注,那些纸张在她手中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燕子,你觉得这个合作怎么样?"何雨柱坐到妻子身边问道。
林燕抬起头,眼中有着他熟悉的坚定:"我觉得很好。晓娥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你也有想法和手艺。我相信你们合作能成功。"
她顿了顿,又说:"而且,这样也好。大家都有事情可做,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让这种复杂的关系一首悬在那里要好得多。"
何雨柱明白妻子话里的深意。林燕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和处理这种复杂的感情关系。她选择了将情感问题转化为事业合作,这或许是最明智的解决方案。
"燕子,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何雨柱真诚地说道。
林燕微微一笑:"我们是夫妻,说什么谢谢。再说了,我也希望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如果这个生意真的能做成,对我们全家都是好事。"
她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着丈夫:"柱子,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大的抱负。以前在轧钢厂的时候,你就总是显得有些不甘心。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夜幕渐渐降临,院子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橘黄色的光芒温暖而柔和。何雨柱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内心涌起一阵激动。
一个全新的商业版图正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火锅连锁、高端酒楼、快餐品牌、商务酒店...这些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即将成为现实的蓝图。
而最重要的是,他有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和最坚实的后盾。娄晓娥的资金和商业网络,林燕的理解和支持,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作为情感纽带。虽然这种合作关系有些特殊,但正如林燕所说,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或许,这就是属于他何雨柱的"齐人之福"——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满足,更是事业上的成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他将带着这个特殊的"家庭",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
(http://www.xinhaiwx.com/book/PM8L-1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