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出列。
他对着御座深深一揖:“官家,肃州之战,战报详实,功过是非,朝廷自有公断,官家圣心烛照。沈瑜身为靖武统领,未能保全肃州,确有过失,甘领官家责罚。然,”
“肃州之失,根源在北蛮悍然撕毁和议,倾国之精锐来袭!靖武盟军上下,血战殉国者逾万,统领沈瑜亦身负重伤,力竭濒死!此战,挫北蛮皮室军锐气,斩敌近两万,使其元气大伤,方有后来葫芦河堡大捷!何来未能阻敌于外?”
“至于弃守肃州,更是无稽之谈!彼时臣己重伤昏迷,如何擅离职守?!”
他抬起头,看向那名出言的御史:“灵州之败,乃北蛮萧厌迟处心积虑,趁我军破城在即、阵势未稳之际,以重兵突袭所致!李乾顺卑躬屈膝,自献国土,引狼入室!”
“此等国仇家恨,不思如何向罪魁祸首北蛮讨还,却将污水泼向浴血奋战的边关将士,是何道理?!莫非我大靖朝堂之上,竟有怯于外敌,只敢内讧攻讦功臣之人乎?!”
沈瑜此话一出,殿中一时竟鸦雀无声。那御史被他目光所慑,脸色涨红,嘴唇哆嗦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章惇适时出列:“官家,冠军侯所言句句属实。肃州、灵州战事,枢密院皆有详细战报存档。北蛮背信弃义,萧厌迟阴险狡诈,李乾顺无耻卖国,此三者方为罪魁!”
“沈瑜力战负伤,功在社稷。朝廷当务之急,乃整军经武,固守边防,防范北蛮趁势南下,而非自毁长城,寒了边关将士之心!”
赵昕看着下方的沈瑜,缓缓开口,:“肃州血战,朕心甚慰。冠军侯之功,昭昭日月,不容抹煞。灵州之失,非战之罪,乃北蛮狡诈,西狄卑劣所致。追责之事,休要再提。着枢密院会同兵部,速议西北防务增兵固守之策!就这样罢。”
赵昕的金口玉言,为这场风波暂时画上了句号。
随着朝臣们的离开,沈瑜却只是在紫宸殿外候着,章惇见状过来问道。
“怀瑾,可是有什么事要禀奏官家?”
沈瑜点点头道:“老师,我准备这次请官家来选新的靖武盟军。”
“一是让官家安心,二则是让这群新人能更快地归心。”
章惇心中暗赞沈瑜心思的巧妙,虽说现今官家并不是那种锱铢必较的人,但是姿态还是要做出的,总有御史言官会挑出你的毛病。
不多时,便有内侍来到沈瑜身边:“沈侯爷,官家唤你去延福宫。”
延福宫是官家赵昕处理日常政务、更显私密的书房所在。
沈瑜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入殿内。赵昕并未端坐御案之后,而是站在那面西北舆图前,负手而立,眉头微蹙,目光紧紧锁在“灵州”与“肃州”的位置上。
他身着常服,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威严,却多了几分沉凝。
显然,灵州的惨败和西狄的彻底覆灭,还是让这位官家意难平。
“臣沈瑜,叩见官家。”沈瑜上前,依礼参拜。
“怀瑾来了?赐座!”赵昕闻声转过身,脸上露出喜色,快步上前虚扶,
“伤势如何了?可还撑得住?今在朝上驳斥那起子小人,言辞锋利,气势如虹,朕心甚慰!就该如此!我大靖功臣,岂容宵小污蔑!”
“谢官家关怀。托官家福,伤势己无大碍,静养即可。”沈瑜起身谢恩,在锦墩上坐下,“些许跳梁小丑,不足挂齿。臣今日前来,非为私怨,实有要事,需请官家圣裁。”
“哦?”赵昕回到御案后坐下,“怀瑾但说无妨。”
“官家,肃州血战,靖武盟军近乎全殁,此乃臣之锥心之痛,亦是我大靖之殇。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彼时靖武,乃仓促收编江湖,虽有忠勇,然号令不一,良莠不齐,终难成真正强军。”
“今时不同往日!肃州一战,冠军侯之名响彻江湖,无数志士豪杰,感佩为国捐躯之英烈,仰慕朝廷招安之正途,纷纷携门派、带部众,主动投效,愿为官家前驱,为国效力!此乃天赐良机,亦是官家圣德感召所致!”
赵昕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聪慧异常,立刻明白了沈瑜的言外之意:“怀瑾之意,是重建靖武盟军?且此次,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正是!”
“然,臣以为,此新靖武,绝不可再是草寇归附之军!当为官家手中一柄利剑!一支可拱卫京畿、可驰援边关、可深入敌后、可斩将夺旗的,天子亲军!”
“天子亲军...”赵昕喃喃重复着这西个字,这称号能将皇权与民间尚武力量紧密结合。若能成功,其意义远超一支普通军队!
“然,此军初创,根基尤为紧要。”沈瑜真切道。
“江湖人士,性情各异,良莠混杂。如何甄别忠奸?如何量才施用?如何确保其心向朝廷,而非为一己之私?此非沈瑜一人之力可决,亦非枢密院一纸公文可定。其魂魄所系,首在天子二字!”
他站起身,对着赵昕深深一揖:“故,臣斗胆,恳请官家御驾亲临!五日后,臣将于城外庄园设擂选锋,甄拔新靖武骨干。请官家移尊降贵,亲临观礼,与臣一同,为这支未来的天子亲军,挑选其最初的骨血。”
“官家亲至,如日月经天,此军将士,方能时刻铭记,他们手中之刀剑,为谁而握。他们心中之忠义,向谁而献。此军为官家所铸,方能坚不可摧。”
沈瑜的话,震响在赵昕脑中。
这不是简单地请求皇帝批准重建军队,而是邀请皇帝亲自参与缔造一支属于天子的核心武力。
赵昕霍然站起,脸庞因激动而微微泛红。
自登基以来,旧党掣肘,边关多事,北蛮压境,他太渴望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太渴望证明自己并非章惇或旧党手中的提线木偶。
“天子亲军...朕亲自挑选...”赵昕在御案后踱了两步。
“好!好一个天子亲军。怀瑾此言,深得朕心!这支军队,让他们知道,他们效忠的,是朕,是这大靖江山!”
“准了!五日后,朕必亲临。朕倒要看看,我大靖的江湖豪杰,是何等英雄气概!”
(http://www.xinhaiwx.com/book/2T2I-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