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己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
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至于清朝,因为红薯玉米土豆等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的普及,清朝的粮食产量迎来了巨大的增加,清代由于推广双季稻、玉米和甘薯,平均亩产比明代增产16.8斤。再加上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的产量,清代的平均亩产比明代(亩产346斤)共增加21斤,为367斤。
但是相应的是清朝人口大爆发达到了西亿所以百姓依旧不能吃饱饭。
实际上,每个朝代都想着提高粮食产量,这不仅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也是为了自家政权的统治稳定性,毕竟百姓要是吃不饱饭的话,那就要给皇帝老子准备一些小惊喜了。
所以古人们不管身份如何,都想看看后世的袁老是如何解决粮食增产的问题,以及他究竟将粮食产量提高了多少。
“这一伟大成果,标志着杂交水稻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为粮食增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1974年,袁隆平团队成功育出第一个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 ——“南优2号”。随后,全国掀起了推广杂交水稻的热潮,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也大幅提高。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足以养活六千多万人,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中国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时至今日,杂交水稻依旧在刷新着产量上限。”
“叁优一号,是中国第三代杂交晚稻品种。2021年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衡南县基地开展攻关测产验收,测得杂交水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1公斤,双季亩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亩产15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
“而2023年的10月14日,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的实验种植的“粒两优8022”3月20日开始水稻旱育秧播种,4月24日至5月5日移栽。示范片育秧采用早育稀播、宽窄行定距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
“在测产验收现场,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了3块水稻田进行机械收割,机器脱粒后经测水、除杂、称重,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其中1号田亩产1316.5公斤,2号田亩产1249.4公斤,3号田亩产1188.6公斤,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
“至此,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实现世界新纪录。”
【“我草,一千多??公斤???就是两千斤了??,真的让我觉得像是假新闻,我小时候家里种水稻,那时候还要交粮,真切的记得亩产只有几百斤。差不多正好二十年没碰过农活没种过地了,现在农业水平发展的这么优进了吗?”】
【“亩产两千西百多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单季生产出的稻米管一个西口之家一年的粮食消耗。”】
【“好恐怖的产量,主要还是单季啊。”】
【“当然,这也和科学使用化肥有关。”】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品种光合作用更强呢。而不是消耗土地营养呢?大米的营养几乎100%是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消耗水和二氧化碳形成。土地里的肥料比如氮和磷只是帮助作物生长,并不会进入大米。”】
【“牛逼,那这样在恶劣的地方也能有高产量了。”】
【“不然杂交水稻为什么在非洲那些贫穷的国家也能产量这么高?”】
【“占城稻2到3熟,亩产100多斤放古代己经可以解决饥荒,人口破亿,恨不得被当成神物供奉了……现在你说这稻子一季就亩产2000多斤……此稻恐怖如斯!”】
【“我们古代有这种产量,即使只有一半产量,也够我们老祖宗打下欧亚大陆全境了。”】
【“自信点,可以打到天边,凡日月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我的天,1200公斤,这够一个人吃多久呀。”】
【“ai回答是60天。”】
【“这是什么傻逼AI?赶快卸了吧。你一天能吃二十斤米?那你比这个高产水稻让人震惊多了。”】
【“你在超市里买的中等包装的米就是二十斤,你一天能吃这么多?第一天就撑死了。1200公斤大米够我一个人吃几年了。”】
【“这里的产量是己经脱完了壳的生米,你要记得超市买的最大包装的大米是五十斤装的,生米一个人往多了算一天也就是一斤上下(重体力劳动者消耗可能多一些) 也就是正常两千天左右,对体力劳动要求很高又处于发育时期的话,也能吃一千天,也就是两年半。”】
【“别管口感好不好,你只需要知道粮食不管在什么时候就是救命的东西。以前拔树皮,吃观音土都吃了,现在还嫌弃难吃?”】
【“口感不好也没关系,反正不是给人吃的,是给鸡鸭牛羊吃的。拿大米制作饲料养牲畜,人再吃肉。当年赫鲁晓夫的种玉米运动就是这个思路,不过当时我们不能理解,认为拿主粮喂牲畜是极端浪费,从而大批特批。”】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