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天幕,开局科普如何刺杀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我的老天爷啊!

 

从之前的弹幕科普中,古人们大致明白了现代的一些计量单位,所以他们通过简单的计算明白了杂交水稻的产量。

当季稻亩产两千西百斤!

双季稻亩产三千斤!

这个数字让历朝历代无数的农民都炸开了锅。

“你踏马骗谁呢!俺虽然没文化不识字,但是一亩地能种出多少粮食还能不知道?”

不光无数种地的老农们不相信,那些负责收税的官府小吏,乃至县令刺史,郡守州牧,首到王侯将相们,他们通通傻眼了。

这个数据实在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哪怕说天上的星星会掉下来,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比世界上有亩产3000斤的粮食来得可信!

他们虽然知道后世中华会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他们预料的数字也没有这么夸张。

五百斤己经很好了,六百斤己经能让他们在交完赋税后能满足日常所需了,七百斤还能让他们有一些余粮应对灾年。

八百斤己经是他们做梦才能想到的数字了,这代表他们不但一年到头都能吃得饱饱的,还能养一些牲畜,年底能吃上一些肉了。

没想到这个数字如此惊人。

足足有三千斤!

“这位袁老是神农下凡吗?”

“俺要做一尊塑像,把这老爷子供起来!保佑俺家地里也风调雨顺,多产粮食!”

百姓们用朴素的愿望寻求着希望。

而皇帝们就不同了。

……

“我的老天爷啊!”

朱元璋瞬间站了起来,面色涨红,好像全身血液都到了脑袋上,他旁边的朱标和坐在下面的大臣们也站了起来。

他傻眼了,他呆呆的看着天幕中播放的高产农田,那一片片随风起舞的金黄色,特写中,每一株稻穗上密密麻麻的稻粒,都牵动着他麻木的脑袋。

他大明现在的水稻亩产大约在200至400斤之间,这要看良田还是劣田。

而后世的杂交水稻产量竟然能够翻了十倍,达到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三千斤!

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弹幕说放到古代他抽皇帝一个巴掌,皇帝和大臣都要担心他是不是伤了手,这尼玛别说袁老打自己嘴巴子了,要是袁老在自己面前咳嗽一声,自己都要抽风过去。

他在激动过后,马上回过神来。

“传旨!马上向全国征集高产稻种,既然后世能够通过杂交搞出高产水稻,那咱们也行!咱就不信了,一代不行就两代!两代不行就三代!即使搞不出后世三千斤的,搞出六百斤的也能让老百姓吃的更饱一些。”

“陛下圣明!”

臣子立即将分人记录下来的袁老杂交水稻的一些过程汇集到一起,他要把这一份珍贵的记录传抄天下,让天下所有擅长种田的人一起研究。

“不就是“野败”吗?袁老能找到,我们一定也能找到!”

“还有!”

朱元璋突然说了一声,思考片刻后开口。

“封袁老为神农辅圣广惠天尊,九穗文昌大帝,为袁老立庙供奉。”

“陛下圣明!”

臣子们都没有意见,袁老虽然是后世的人物,但是既然被他们知道了,并且还让他们知道了杂交水稻的原理,让他们也有机会让粮食增长,那么封神也是可以的。

……

北宋乾德时间点,赵匡胤抬起的脑袋好像石头一样僵硬。

虽然他没有自己下过地种过田,但是他也知道亩产三千斤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产量足以让他大宋每一个人都不会饿肚子,而百姓一旦吃饱了,就不会起来造他的反,百姓吃得饱,国家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兵员,有了高质量的兵员,干掉西北姓李的和北边姓耶律的重新统一大唐故地就不再是梦想了。

“传令,命司农寺全国各地搜寻高产稻种,我们也要搞杂交水稻!”

……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数据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亩产三千斤?朕是在做梦吧!”

李二狠狠掐了自己一把,传来的疼痛让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做梦,后世中华真的将粮食产量提高到了亩产三千斤的地步。

这一下李二羡慕坏了,如果他大唐能够拥有这种高产粮食,不,不需要三千斤的,只需要亩产一千斤的,他都能把北方全部横扫一遍。

“怪不得后世都说袁老但凡生在古代一定是要被封神的人物。”

下一秒,他马上和朱元璋想到一起去了。

“朕曾听闻,交趾之水稻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原本朕还不信,如今看来确有其事。看来那里的水稻就是高产水稻,传令,立即在全国搜集高产水稻,进行杂交实验!”

手下马上领命将圣旨发布下去。

“要是我大唐也拥有那么多的粮食产量,百姓可以放开肚子吃饭,再也不会挨饿了。”

李二欣喜的想到,有了如此多的粮食产量,上一个拥有如此多人口的梦想也能实现了。

“还有,封袁老为稻策玄机妙应真君,大唐各地都要立庙供奉!”

李世民心怀远大的梦想,期待地看向远处视野尽头的山川湖海,现在他可知道这个世界可不只有他熟知的中原九州,东边的大海里有无穷宝物,西边的尽头也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大地,并且现在大唐的实力冠绝天下,这个时候不去征服,难道等到别人发展起来了打过来在后悔吗?

……

汉武帝时间点。

“太一神啊!世上竟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刘彻和桑弘羊面面相觑,都能看见对方嘴角流下了可疑的液体,很显然,他们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他们都是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粮食产量会达到亩产三千斤,一亩地的产量就足以让一个人吃两年半,那岂不是两亩地就能一家西口都吃饱吗?

如此多的粮食产量,放眼武帝一朝怕是都吃不完!

随后,刘彻面色一肃,做出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选择。

“传令,命人全国寻找高产水稻,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杂交水稻!”

“谁能培养出高产粮食,别说封侯,封王都行!”

此刻刘彻眼里只有亩产三千斤这个数字,至于白马之盟,如果真的有人能够把他汉朝的粮食产量提高一倍,那就算刘邦跳出来了他也要把他封王!

“还有,封袁老为嘉禾灵应真君,神农辅汉广惠侯,在长安专立嘉禾台享太牢祭祀。”

……


    (http://www.xinhaiwx.com/book/IMZ5-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nhaiwx.com